目前分類:gecko藏書閣 (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陪牠到最後:動物的臨終關懷

Blessing the Bridge : What Animals Teach us About Death, Dying, and Beyond

    作者:麗塔.雷諾斯/

    譯者:廖婉如

    出版社:心靈工坊

 

    麗塔.雷諾斯從小就喜歡各種動物,常趴在草地上觀察昆蟲世界的一舉一動,或是爬到樹梢和小鳥、松鼠談天說地。長大後,她依然不改其志。一九七八年,她們全家搬到維吉尼亞州藍脊山脈的山麓下,擁有一座小農場後,狗兒貓兒就陸續來報到,接著山羊、鴨子、雞、田鼠、毛驢、箱龜也來了,這兒很快變成一所動物之家。她家門前彷彿掛著一個牌子:「負傷?挨餓?孤苦伶仃?被狠心離棄?請內洽,來者不拒!」她的兩個兒子對每隻家族成員皆疼愛有加,她先生嘀嘀咕咕的抗議聲,則常被喧囂的雞鳴狗吠所淹沒。她們一家人都深愛著動物朋友們,願意對牠們付出滿腔的熱忱和無條件的愛。

 

  「經常,我會花上數年光陰,對我的動物朋友投入深厚的感情,無法自拔地依戀著牠們。即使我知道,會有那麼一天,不得不面對這些小生命經歷生老病死所帶來的傷痛。」原本,她是一個看到垂死蝴蝶也會嚎啕大哭的人,但上天卻交給她一個特殊使命,要她伸出溫柔的手,陪伴動物走過臨終的最後旅程。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過程很坎坷,失落感巨大無比。她也曾傷心欲絕,頑固地和死亡搏鬥,流著淚乞求上蒼,不要讓心愛的小夥伴們離開;然而,從動物身上,她漸漸學會坦然無懼地面對生命的必然終點。

 

  「我發現,動物都是生命大師,一路從容地走過誕生、茁壯、死亡,直到超越生命的歷程。牠們教我活在當下,留心生命每個短暫片刻;更教我懂得,世上沒有絕對的生或死、成功或失敗,時時刻刻愛的付出與回應,才是最重要的。」和動物相處,她不只在美妙的時光裡學習,更願意在希望幻滅的時刻裡學習。無論動物夥伴以什麼方式歷經生命的消逝,她都一直守候在牠們身旁,以全心的愛和祝福,陪伴牠們走過最後的旅程。

 

  《陪牠到最後》全書充滿了溫馨動人的情節,不論是從巢裡不慎墜落的雛鳥,還是病入膏肓的愛狗,麗塔都以滿懷的敬意,創造很多讓動物安祥離去的方法,譬如,堆個花床讓野生動物躺在上面死去,或是抱著寵物讓牠在臂彎裡安息。她相信動物也有獨特的靈魂,牠們死後也有來生;當牠向塵世告別,神和天使都將前來指引。虔誠的禱詞、佛教經文,或只是輕輕地告訴牠:「你將前往不同的世界,而我必須留下,但我會永遠愛你!」都可跟心愛的動物展開心靈交流,放手讓牠們了無牽掛地離去。

 

  麗塔對待動物的情懷,就如德雷莎修女的一句名言:「世上沒有所謂豐功偉業,只有出自大無畏的愛而來的小小善行。」本書榮獲亞馬遜網路書店「二○○一年好書選讀」,佳評如潮,所有喜歡動物、關心生命教育的讀者們,這絕對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必讀好書!

 

作者簡介

麗塔.雷諾斯(Rita M. Reynolds

  「登峰造極」(Howling Success)的創辦人。這是一所動物之家,座落於維吉尼亞州藍脊山脈(Blue Ridge Mountains)山麓下,過去二十五年來,收容過數百隻的動物。她還創辦了〈快樂-珍愛動物〉(LaJoieThe Journal in Appreciation of All Animals)雜誌,它創刊於1990年,發行全世界。目前她正積極?動物及其飼主家庭籌劃社區安寧照顧中心。除了她的動物家族之外,她和丈夫並育有兩個兒子。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在淚眼婆娑中看完這本書,就像我看電影「心動奇蹟」一樣,看到第三遍都止不住淚水,也許是因為自己也養了兩隻狗,已經當牠們是家人而不只是寵物,所以看到作者麗塔.雷諾斯詳細記錄她陪伴臨終的動物走完最後一程,就很同理她愛動物及尊重生命的心情。

 

再看看現今社會有如此多的人不懂尊重自己及萬物的生命就很痛心,自殺連連、更有人以虐待動物為樂,或是將家裡不想養的寵物丟棄,怎能如此狠心,難道這些人不知道從小就被養育的貓狗在野外是很難存活的,不能為了一時好玩將一條生命棄之如敝屣,學校和社會應該多教育大眾尊重萬物生命。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刺蝟的愛情:最動人心弦的心理治療故事

 Schopenhauer’s Porcupines:Intimacy and Its Dilemmas

      作者:黛博拉安娜盧普尼茲博士/

      原文作者:Deborah Anna Luepnitz

      譯者:易之新/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自由地選擇孤獨,或是全然地愛人和投入,兩者都是我們渴望的能力。
如何才能協調出既能愛人、又能獨立的適當距離?

 

  一群刺蝟在寒冷的冬天圍繞在一起,為了取暖,牠們越來越靠近,可是太接近時會刺到對方,為了避免疼痛,又逐漸散開,卻失去擠在一起的好處,而再度冷得發抖,於是又慢慢靠近,這個過程循環幾次後,終於找到最舒適的距離,既不會太冷,也不會刺痛彼此──

 

  一對夫妻、一個家庭和三個個人,案主的背景從中產階級到遊民,分別是面對絕望的婚姻困境、害怕接受醫療與恐慌發作、不美滿的性生活、創作遇到瓶頸等。

 

  「作者從25年治療實務精選五個真實故事,書中人物有白人、黑人、混血兒、異性戀和同性戀。這裡沒有「殺人兇手或性變態」,也沒有罹患奇怪神經疾病的人,更沒有人錯把太太當成帽子。所描述的都是平凡的人。沒有驚世駭俗的案例,卻讓人隱約在他們的身上看到部分的自己,在他們接受談話治療的過程中,讀者也同時獲得洗滌,這正是本書最引人的價值所在。本書企圖回答「談話治療真的有用嗎?」此一重要問題,不只提供心理治療涵蓋面廣泛的治療實例(如夫妻治療、家族治療、支持性的心理治療),並描述心理治療的轉化力量,展現心理治療如何透過對話和反省,幫助人們平衡愛恨衝突。」 ---陳登義(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資深精神專科醫師)

 

作者簡介

黛博拉安娜盧普尼茲博士(Deborah Anna Luepnitz)

  黛博拉安娜盧普尼茲博士,師承溫尼科特、拉岡、佛洛伊德、克萊恩,鑽研法國精神分析多年,是美國少數熟悉法國精神分析家拉岡(Jacques Lacan1901-1981)的專家,目前在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精神科任教,於費城執業,並帶領精神病女遊民的H.O.M.E計畫。著有Child Custodyl982)、The Family Interpreted1988初版,2002修訂版)二書,並為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acan2003)作者之一。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當初是被書名吸引,用刺蝟取暖形容愛情真是太絕妙,除了愛情外婚姻、家庭、朋友、同儕之間都是一樣,所有的人際之間相處都要像刺蝟取暖一樣保持--有點黏又不太黏,這樣的關係才能長久且友好。

 

相信很多人都有經驗,在年少輕狂的時候,幾個要好同學像蜜糖似的黏在一塊兒,感情好的不得了,可是只要有點小摩擦就馬上冷戰甚至絕交,現在想起來有點遺憾,留下不完美的記憶,也不知同學現在人在何方,想說抱歉也無從說起。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孩子的學習密碼

作者:辛西亞.湯白斯/

出版社:財團法人愛家文化

 

我家小孩怎麼老是教不會?

 

有些媽媽或許時常為了教養問題,不只跟孩子衝突不斷,而且還沮喪不已。

 

其實,大部份的困擾是因為父母不了解:每一個小孩各有自己的學習模式!有些孩子喜歡在客廳做功課,有些很需要安靜的環境;有些孩子非得大聲唸出來才能背書,有些卻要畫重點才記得住,還有些孩子是用圖像來記憶的。

 

本書作者依據孩子的天生特質,把學習模式作分類。她也針對每個人在專注及記憶方法上的不同,提出了絕佳的學習之道。

 

本書幫助所有重視孩子學習效能的父母,運用積極的引導方式,讓孩子享受學習,並且獲得成功! 

<以上圖文摘自博客來>

 

偶然在逛書店時發現這本書,買回家仔細看過之後,如獲至寶似的又買了三、四本,送給兒子的老師與好友一同分享,與「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強調的重點不太一樣,但基本精神是類似的。

 

學習密碼的重點是放在每個人在吸收知識的方法不同,有用視覺的、聽覺的……

記得兒子唸幼稚園的時候,強調「皮亞傑」的老師就跟我分享,她發現兒子上課的時候看似不太專心,眼睛東看西看的,下課的 時候 老師特別詢問他上課的內容,發現我們家兒子居然都知道上課內容,於是她推斷兒子是屬於聽覺型的孩子,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有如此差異。

 

談到唸書的方式那更是天差地遠,有些人書桌上亂七八糟的也照樣能唸書,有些人則是要在很安靜的情況下才能唸書,而我唸書的習慣就是一定要聽音樂,而這種差異性除了天生氣質之外,父母給的家庭習慣應該也有影響吧!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

Understanding Your Child’s Temperament

作者:王珮玲/

出版社:遠流

有相同血源、一起成長的手足,為何有的孩子落落大方,有的害羞內向;有的孩子專注堅持,有的分心毛躁?其實這是孩子的天生氣質使然。氣質並無絕對的好與壞,而且父母和孩子的氣質會相互影響,因此了解並接受孩子的氣質特徵,掌握引導孩子行為的最佳策略,就能減少管教上的爭執與摩擦;找對方法輔其不足之處,正可以減少教養者的沮喪和無力感;當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在學習上遭遇困難時,也能給與最適當的協助,進而建立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

 

  本書循序漸進,除提供幼兒氣質量表題本,父母和教師可依題作答探索孩子的氣質取向,並針對活動量/規律性/趨進性/適應性/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敏感度/反應強度九個向度,指點處理困境的30則策略,並歸納出30則可在家中進行、改善孩子氣質的家庭活動妙點子供參考使用。氣質雖然是天生,但並不能決定孩子未來的命運;找出因應孩子氣質特性的教養方法,是作者對所有父母的鼓勵和期盼。

 

  全書共分十章,在第一章中,強調觀察孩子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只要花個十幾分鐘觀察住家附近的小孩,便會發現到形形色色的兒童。文中提出,實驗證明這些特性是氣質所造成的,建議爸媽應有顆諒解的心,不要對孩子的行為莫可奈何,最重要的是父母 和 老師的因材施教。在第二章中,以郝男與郝女兩兄妹的行為反應,解釋「氣質」的意義,並深入介紹活動量、規律性、趨進性、適應性、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敏感度、反應強度等九種氣質特性。在第三章中,告訴讀者如何填寫量表,填寫完畢後如何計分以及如何依據結果因材施教。在第四章中,我介紹氣質的幾種類型,文中也說明,將人分成某種類型是件太過武斷的事,因為人會因著情境,而有不同的行為表現,所以有些人可能是一至二種類型的組合,甚至有些人可能不完全歸於文中所提出的任何類型。

 

  在第五章及第六章中,分別提出父母的生活及學校的生活適應是如何受到兒童氣質的影響,希望他們能了解,孩子的行為並非故意如此,而是天性使然。在第七章中,提供了氣質的因應策略,父母 和 老師們可以根據需要,參考使用,無需對麻煩的孩子束手無策。在第八章中,國內父母提供並分享了孩子最讓他們感到困擾的情境,以及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第九章中,作者 和 老師們共同設計了利用家中容易取得的物品,並能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裡進行的家庭活動。在第十章中,分享了十年來,一般父母及老師最常感到困惑的問題以及作者對這些問題的建議。

 

【以上圖文摘自博客來】

 

 

大約是六七年前接觸這本書,之前還有一本同類型翻譯的書,不過年代久遠,翻箱倒櫃都找不到,想必又是在某人的家裡靜靜躺著吧!

看過這兩本書讓我領悟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質、個性,為什麼一定要他們照著我們的步調走,大人設計好的路線不見得適合孩子,做個直升機父母是很辛苦,常遇見有的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叛逆、愛理不理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那更是問他十句話,他才迸出幾個字,這時候做父母的就必須要以理性的態度、同理心的角度跟孩子談論問題,而不是一昧的囉唆要他念書、少打電動,這些話聽久了連大人都會很煩,更何況是正值賀爾蒙作祟的青少年。

 

這本書可以當作教養孩子的參考書,如果為了孩子的問題而心煩的時

候,多接觸這類的書籍,會讓大人們退一步海闊天空。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死學十四講

 作者:余德慧,石佳儀/

 出版社:心靈工坊

 

十年前,余德慧就跟 楊國樞 教授在台灣大學心理系,開設了國內第一門「生死學」課程。當時,每一堂課都大大爆滿,可見國內對於「到底什麼是生死學?」有著強烈的求知需求。

  後來,余德慧離開台北,來到花蓮的東華大學,並持續在花蓮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擔任志工,開始接觸臨終病人,親身體證生死,既深刻體會到身體一步步毀敗對人們心理的撞擊;同時也見證到人們身上的靈性之光,如何在世俗事物的剝落之後,幽然顯現。生與死,在安寧病房的特殊時空中,更清晰浮現出互為表裡的本質和意味。

  活著是一齣熱鬧繁華的戲,死去也可以是一首轉化之歌。余德慧自己這兩年也曾遭逢重病,對於死亡有更切近的照看,因而導引出更寬闊的對生死之學的體悟。

  「我們在世的繁華有多少操心?多少遮蔽?我們如何能突圍而出,尋得澄澈的本真,讓自己從日常世界走進靈性世界,瞭解回到宇宙的母體是人們最終的歸返。於是向死而生,因瀕臨之心而行於生死學的修行之路,在生活中既認真又不認真,遊戲而又自然,了悟生寄死歸,死亡也是一種存在。」余德慧認為,貼身近觀死亡之後,對生命將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二○○○年起,余德慧於慈濟大學重開生死學課程,本書是二○○二年的上課記錄,文中以海德格、齊克果的思想為經緯,作者學養與體驗交織,融合了臨終照顧實務、研究累積的學術理論及自身體驗,文聲如清水潺潺,提供人們一條「通往徹念的擺渡」之路,也是一本寓世修行之書。

  

作者簡介

余德慧

  台灣屏東人,一九五一年生,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張 老師文化公司總顧問,現任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關係研究所教授、諮商與輔導心理學系主任,教學內容包括:文化心理學、宗教人類學、文化諮詢等。他也是心靈工坊文化公司諮詢顧問總召集人。

  余德慧早年從事臨床心理學,擔任心理學教授十餘年,之後因覺人的世界跟文化、經濟、生活等息息相關,在加州柏克萊大學開始埋首於心理、醫療人類學,同時也浸淫在詮釋現象心理學、宗教與臨終照顧等研究領域。

  而近六年來,余德慧持續在花蓮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擔任志工,開始接觸臨終病人,親身體證生死,並在慈濟大學重新開設「生死學」課程。

  著作:《詮釋現象心理學》(心靈工坊出版)、《中國人的寬心之道》、《中國人的自我蛻變》、《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契機與開悟》、《孤獨其實是壞事》、《男兒心事不輕彈》、《回首生機》、《感應之情》、《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史學》與《生死無盡》等。

【以上圖文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終於將這本書讀完一遍,說是一遍其實有時一段話要讀個兩三遍才懂它的意思,畢竟gecko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所以才會找相關書籍來挑戰,這十四講分為四大類生死學的鳥瞰生死學的進路了解臨終的過程底線的活著。

在看書的過程中慢慢理解覺察我們活著是用一種「常人」的方式存在這世界,當我們把生命建立在這種平凡的生活方式時,會發展出一套理解事情的方法,這一套方法就是「常理」而我們能以這種方式理解事物,關鍵在於我們腦袋中有一種「心智」,「常人」透過「心智」獲得「常理」因而交織成「世界」。

但是人在看待「世界」時不單只是用「心智、常人、常理」而已,還有其他看待世界的知識,例如有人用科學知識角度看待事件,這是一種「常觀」,每個人的常觀不太一樣,有宗教的、職業的、社經條件的不同等等,就譬如前一陣子剛開學時有某小學家長報料說他們班班費要交2000元,只因為班親會開會決定要買進口礦泉水給孩子喝,也許有些人覺得給孩子最好的,一學期交2000元沒什麼!但若是家庭經濟不是很好的家長就會很不以為然,就是這麼解釋每個人的「常觀」有如此的差異。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邁向內在的朝聖之旅──賽斯心法

 

作者: 許添盛 醫師

    「賽斯書」是新時代經典中的經典,它綜論人生中各種重要的心靈議題。在宗教、心理學、神秘學和科學的領域,帶來劃時代的突破,也開啟了無數信或不信宗教人的覺性。

  然而「賽斯書」博大精深,一般人讀原典比較難抓住其精髓。有鑑於此, 許添盛 醫師特將深入研究賽斯十數年的心得,用生活中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加以闡述,幫助讀者開啟內在的智慧和力量。

 這本書可說是台灣本土版的賽斯入門書。同時,這本書也是 許 醫師從事癌症身心靈治療的理論基礎。希望讀者能藉由個人身心靈的成長,達到生活及人際關係方面的正面轉變。

 

 

   暑假期間讀了許醫師的「許醫師諮商現場:安頓情緒的45個絕妙處方」這本書,對於許醫師的理念深有同感,進而接觸到這本書,其實在這之前對於賽斯心法並沒有很強烈的概念,不過照許醫師的說法當年他接觸塞斯書的時候,花了蠻長時間的研讀,也將其他新時代文化:「奧修」「歐林」「伊曼紐」「與神對話」等派別都融會貫通之後,才開始推廣賽斯心法,所以想要了解賽斯最好先從許醫師的書開始看起,就像我之前為了想看懂比較艱深的心理諮商書,就開始在空大唸心理學是一樣的道理。

 

 

   對於『無常』的章節,我最有感觸,特將其中一段文字摘錄如下:

    

   在新時代的思想裡,無常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無常是生命的本質,生命本身充滿不可預測性,不是我們的頭腦、理性所能規劃。正因為這些不可預測的事物和驚奇,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采。當發生無常事件的時候,常常是在人生轉彎的地方,它是來引領我們越過生命的山頭。「無常」時提升智慧的契機,它讓我們認知到理性思考的不足,帶領我們回歸更深沉的內在。「山窮水盡疑無路」,通常是碰到自我的極限,當自我將執著放下後,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為世事無常,所以你不是活在上帝的棋盤裡,也不在物理定律及紫微命盤的通則裡,更不是被出生時的八字、星座所制約。因為世事無常,所以你可以創造你自己的實相!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點小信仰:在最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把自己放下,

相信希望?

Have a Little Faith

·                                 作者:米奇.艾爾邦

·                                 原文作者:Mitch Albom

·                                 譯者:張定綺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090930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1428

1、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和《再給我一天》作者米奇.艾爾邦最新作品。

  2、米奇.艾爾邦重新回到《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般的真實故事寫作,結合兩段關於信心的故事,變成一則激勵人心的感人作品。

  3、在艱困的時代與環境,米奇.艾爾邦的故事再度提供讀者面對世界的力量。

  歷經八年探索,暢銷書作者米奇.艾爾邦深入兩個真實人物的生命,帶給我們一個關於「希望、堅持、認錯與相信」的故事。

  故事從一個問題開始:「你願意為我撰寫祭文嗎?」問這問題的人,是米奇小時候參加的猶太教會裡的牧師。這時老牧師已經八十二歲。為此,米奇回到他出生成長的故鄉,踏入一個他曾經知道但被他拋開多年的世界。

  與此同時,他在目前居住的城市結識了另一位叫做亨利的基督教牧師。亨利牧師特別關注窮人和遊民,但他曾經由於販毒入罪坐牢。

  這兩位牧師,一白一黑;一個六十年如一日,而今垂垂老矣,一個曾誤入歧途、歷經滄桑但現在虔誠又熱心;一個謹守宗教儀式、生活規律,另一個則在溫飽邊緣奮鬥。他們帶領的會眾不一樣;他們禱告的方式也不同。

  在這一切的不同之中,他們有一個相像之處:他們都是有信仰的人。老猶太牧師,因著信仰而無懼於死亡迫近;黑人基督牧師,倚靠信仰來帶領他和他教會的信眾渡過艱難的每一日。

藉由這兩位上帝信使的故事,米奇與我們一起思索生命的難題:
  好人遇到了壞事,該如何面對?
  做錯事的人也能重新來過嗎?
  什麼叫做原諒?什麼叫做真正的自由?
  有可能與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和諧相處嗎?
  到底有沒有一個叫做天堂的地方存在?
  你可以一面懷疑、還一面相信著什麼嗎?
  信仰,真的有辦法帶領人渡過難關嗎?

  最後,米奇發現:假如你相信有一個比你自身更大的事物存在,而且你仰賴祂的力量,你將會獲得深刻而踏實的安慰。進入了信仰的世界,你將會發現:人們相像的地方遠遠多於相異之處。

  這本書,會碰觸到每個人內心深處那株具有神性的火苗;那是我們被創造出來的時刻,造物主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印記。當我們軟弱、痛苦、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願我們學著放下自己,仰望上天,讓上帝做出更好的安排。

作者簡介

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著有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和《再給我一天》,這幾本書售出42種語言的版本在全世界流傳。總計銷售全球超過兩千八百萬冊。這幾本書都改編拍攝成為供電視頻道播放的電影。

  本業是新聞記者,後來專職寫作並獲得出版上的成功,現在他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

  在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並創立了三個慈善組織。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是我看米奇.艾爾邦的第四本書,前面三本《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和《再給我一天》都外借出去還沒回家,說真的有點想念它們,還好這本一點小信仰剛剛才看完,先放在身邊一陣子再說,一點小信仰作者描述的心境與我有點類似,我們家族裡也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互相牽引-傳統的民間信仰與基督教,各有各的擁護者,而我則是介於中間,我覺得應該要互相尊重不同的信仰,因為天地這麼大,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定非要信耶穌才能得永生嗎?或是有拜拜有保庇?每個人的論調都有道理。

書中提到作者問猶太教拉比「既然上帝如此包容,為何歷史上還曾有宗教戰爭呢?」拉比只有簡短的回答「那是人類的行為」的確,不管是聖經或是可蘭經亦或是佛經紀錄的是先知能人的智慧,但是常人解讀的意義有可能大不相同,不可不慎。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邊的朋友大概知道這幾年我都在空中大學唸書,

上學期修臨終關懷,這學期則是修生死學。

若是碰到有人問我生死學究竟要學什麼?

剛開始需要花很多工夫詳細介紹,

後來想想就用生死學三問來回答吧!

              

                     生死學三問:
                     (1)我從那裏來?
                     (2)我往那裏去?
                     (3)活在當下如何安身立命、自我實現?

*學習生死學,並不意味要成為學者專家,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建立自己的「生死觀」。


*生死學是新學科。生死學是談生論死、在討論生死問題的後面及外面、要談什麼?如何談?東方和西方、中國人和外國人,彼此對生死議題的關注焦點有所不同、討論方式也不盡相同。
*談生論死是有文化差異,必須緊扣著不同的時空脈絡方能談得具體且深入。


*生死學具有科學與人文
生死學是一科學學科,走「異中求同」的道路;
生死學具有豐富人文關懷,保存「同中存異」的特色。
科學根源於西方的死亡學,人文精神來自東方-中國古人智慧的生命學。

*「生死學」的發展以及學術基礎
國內「生死學」的概念首由傅偉勳教授提出,出現於他在1993年所出版的專書《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傅 教授原本只想引介形成於1903年法國的死亡學,但是寫到一半時浮現出生死學的靈感,於是放入生命的議題擴充為生死學,談死也論生。

*死亡是我們社會的重大禁忌,一個人死了卻只說走了、去了;正式情況下大家都避用「死」字,非正式用法卻層出不窮,多少反映出一種奇妙的矛盾心理。
*死亡學既名為「死亡」,的確談死不論生或是多談死少論生。西方人主要是探討悲傷、哀慟、悼念等與死亡相關反應的心理和社會議題,是經驗科學與社會學科。我國則朝向「人文關懷的學科」發展。

*西方死亡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學科。社會科學是十八、九世紀間,模仿自然科學而生成的知識領域。之前,人類知識只有自然與人文之分,也就是對宇宙與人生的關注。科學知識要求客觀精確,傾向數量化;人文學問較主觀自我。十六、七世紀,發展出的「社會」概念,指向群體的活動,學者希望找出其中的規律,使得社會科學應運而生。

*二十世紀初,巴斯德的學生梅欣尼可夫-開創出老年學和死亡學兩門學科;老年學不久便受到醫療界重視,死亡學卻到六年代才獲得社會科學青睞。死亡學在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精神科醫師的推廣下開始進入校園,先是大學通識課程,再向下紮根於中小學,形成一系列的死亡教育。 傅偉勳 教授書中一開始所提到的,是西方國家-以美國為主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在台灣的發展
1.
死亡教育早在1979年便由健康教育學者 黃松源 教授引進臺灣,卻沒有受到重視。
2.
年代,「安寧照顧」的議題開始由醫療界提倡,死亡教育始隨之起步。
3.
傅 教授的大作恭逢其盛,「生死學」蔚為流行。 傅 教授是任教美國大學的華人學者,專長為中國哲學。他從儒、道、佛三家思想中領悟到中國哲學既談死也論生的特色,就結合東西方思想,而將死亡學擴充為生死學。在後來的著作中,他把生死學探討「生」的部分稱作生命學,其內涵即是中國人生哲學。
4.
生死學經過十二年的發展,如今已轉化為更為本土化的「華人生死學」。

<特地將課本中的引言摘錄出來,也讓自己更清楚了解>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 

作者:墨瑞.史瓦茲

            原文作者:Morrie Schwartz

            譯者:柳惠容

             出版社:哈佛人

             出版日期:20071120

 

全球名人與媒體共同推薦!
GoogleMorrie Schwartz搜尋,你可以找到九十五萬個相關網站。
出版十年,已譯成中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等十一種語言。
本書出版十年以來,在美國當地以書名《Letting Go》、《Morrie: In His Own Words》陸續發行了七種不同的版本。
《墨瑞的11則心靈箴言》已經感動全球百萬讀者,今年 十一月四日 墨瑞逝世十二週年紀念,他的箴言將再次撫慰所有華文讀者。

一位生命鬥士,寫下了永恆的箴言。
  當死亡逼近,墨瑞以最深沉而簡潔的文字寫下11則心靈箴言,記載了1994年至1995年期間他罹患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後對生活的各種體悟。墨瑞在書中以溫馨、幽默及充滿智慧的語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留給全人類的精神遺產,本書共分11個章節,這11個章節又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你的處境」主要談的是人面對疾病時應有的自處之道。其中包括罹病後應有的生活態度、挫折感管理、從感傷中獲得心靈撫慰的方法、親友與病患應有的相處模式。第二部分「邁向嚮往之境」則觸及更廣泛的人生課題,除了談及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方式,也談到新世紀靈修及面對死亡的態度。

哈佛人出版社發行的版本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中英對照:墨瑞的文字精闢扼要,對照原文才能加深深體會字裡行間的智慧。
二、 李家同 教授真情推薦。

作者簡介

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

  19161220日出生,1995114日 過世。墨瑞從小生長於美國紐約猶太教家庭,父親為了躲避蘇聯共軍的徵兵而逃亡美國定居;親生母親在美國經營糖果糕餅店,在墨瑞八歲時病逝;其兄從小被診斷出患有小兒麻痺症,墨瑞從小便在物資貧困的家庭長大,但他在本書曾提及,由於受到繼母的深遠影響,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使他往後的人生可以抱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

  墨瑞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系,隨後取得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他一生從事學術教育,是美國知名的社會學者。他一直在布蘭迪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任教社會學,並出版過三本社會學相關的學術書籍。由於他育才無數,學生廣布各種行業,包括運動記者、電視主持人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1994年墨瑞被診斷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然而墨瑞並不因此怨天尤人,反而將悲憤化作力量,積極投入心靈課 程的 教授,許多學生及朋友紛紛前往他的住所聽講。在他1995114日 過世之前,包括美國電視節目「夜線」(Nightlight)、「紐約日報」(New York Daily News)等媒體都曾景仰其名報導過這位努力對抗身體殘疾的心靈導師。

  在他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後,便以口述錄音的方式寫下11則探討人生課題的箴言,並在他逝世後兩年集結成冊出版,原書名為《Letting Go》,由於全球讀者反應熱烈,出版社陸續再版,並於2005年由Pan Books出版社以書名《Morrie: In His Own Word》發行最新英文版本。

譯者簡介

柳惠容

  台大中文系畢業,在母校台南女中任教九年後隨夫赴美。曾於紐約州立大學教授中文十年,現於印地安那州韋恩堡市北方高中(North Side High School)教授外籍學生英文(ESL),並於印地安那州立大學進修。最愛閱讀、寫作與翻譯。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其實不論你的身體是否有病痛

都很適合看這本書

對自己、對周邊的人都有幫助

可以自我省思、鼓勵朋友

墨瑞的十一則心靈箴言

也可以說是十一堂課

 

若是你或家人朋友生病了,要切記

第  一則:殘而不廢而且要有心理建設

第  二則:妥善處理挫折感

第  三則:感傷一下又何妨,哀憐自己是一種宣洩管道

第  四則:設法建立精神上的寧靜,平衡身體上的痛苦

第  五則:學習接受過去就過去,可以緬懷但不要沉溺

第  六則;積極過日子,專注於感興趣的事物

第  七則:待人或自處都盡量敞開胸懷

第  八則:善待、喜愛、同情自己

第  九則:掌控自己的心靈及情感,彌補對身體失去的掌控力

第  十則:建立一條心靈歸屬的管道,找出讓你感到慰藉的靈修法門

第十一則:思考死亡,感謝上蒼讓你有機會認識死亡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大下星期就要期中考

今天再不開始k

我這個Lkk會背不起來

而且我修的還是生死學

看到第二章-從自然科學看生死

其中有一段讓我很有感覺

特摘錄如下:

 

我們人類究竟是什麼:

我們是

「宇宙中」一千億個「星系」中

之一「本銀河系」中

一千億個「恆星」

之一「太陽系」內

九大「行星」

之ㄧ「地球」上

在過去四十五億間

物理與化學反應下

偶然形成的生命形式

所不斷創生的最新物種之ㄧ

至於你我之屬的獨立個體

則是人類物種現存六十億個體之ㄧ

這便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實處境

宇宙中孤獨的有限存有。

~國立空中大學生死學~

 

仔細想想人類是否真的

既渺小又脆弱

那麼我們又何必

為了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呢?

翻開報紙or八卦雜誌

看到的幾乎都是一些

揭人隱私、漫罵

令人搖頭的新聞

大家都說要讓世界變的更好

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容許我悲傷

·                                 作者:蘇絢慧/

·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                                 出版日期:2003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6935504

 

    過去的社會不知如何面對喪親的孩子、成人,今天的社會依舊不知道如何面對失落與悲傷的人。如何對待喪親人,便能看出人們如何對待失落與悲傷,也能看出社會對生命的關懷與尊重與多少。

  你我生命中都曾經歷不同的失落與悲傷,無論是失去父母、親友、孩子、配偶、寵物……,如何正視並接納悲傷的情緒,讓悲傷得到出口,遺憾得以釋懷,進而沈澱心情、獲取力量?

  不只是成人需要學習如何面對悲傷,我們的孩子也需要被教導如何表達失去所愛的悲傷。

  安寧病房並無年齡的限制,悲傷是真實的存在於人間、存在於失去所愛的人心中的,不能再被閃避,學習如何面對悲傷,我們就會學習如何面對失落,也學會如何繼續去愛生命。

  這本書的前部分是我與不同年齡孩子一起做悲傷工作(Grief work)的過程,第二部分,則是我身邊的人喪失所愛的故事。最末,我附上悲傷工作手冊,整理出一些陪伴、照顧悲傷中(Grieving)人的心得。我不只期待以此書來觸摸你失落的經驗,還寄望有更多人獲得力量去撫慰失去摯愛的孩子或成人,給他們慈悲的支持,並使曾經喪親的你或正在面臨喪親的孩子找到善待自己悲傷的出口。作者在本書中分享如何用心陪伴喪親者,包括:你可以為悲傷者做些什麼、如何照顧好自己、如何表達自己的悲傷者的感同身受、如何改變慣用的話語降低悲傷者的挫折感與失落等。

 

作者簡介

  蘇絢慧,對人充滿興趣與好奇,喜愛與人接觸,也十分眷戀獨處的時光。高中學習美工,後來念神學院,主修社會工作與神學,希望結合所學做一生的心靈工作。曾在馬偕醫院工作多年,有兩年的時間主責醫院義工組織管理與督導,近三年擔任安寧病房臨床社工師。89年度社工師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及格,領取社工師執照。對於「失落」與「悲傷」格外敏感,想以畢生的力量投注於關心經歷失落與悲傷的人們;無論成人或孩子。目前計畫專心往臨終關懷與悲傷治療研究的路邁進。

 

其他經歷:
安寧照顧基金會研修計畫專業人員在職訓練社會心理照顧、悲傷輔導與應用課程講師。
台北市社會局殯葬訓練教育課程~悲傷輔導與應用講師。
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志工團體同理心訓練、悲傷探索課 程指導 老師。
馬偕義工團體悲傷探索課程帶領者。
龍巖集團生命禮儀師訓練~悲傷輔導與應用課程講師。

已出版作品
2001
10
死亡如此靠近 大塊文化
(獲91年金鼎獎文學類推薦優良讀物)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悲傷通常都是因失落而引起的,何謂失落呢?

   被強行奪走的人、事、物

   對原有的生活或自我造成改變或破壞

   失去了被個體知覺為有意義、有價值、熟悉的人事物

(空中大學臨終與後續關懷)

 

失落又有哪些種類呢?

  離婚、失戀、失業、名譽被毀謗、流產、落榜、天災、

親人死亡、罹癌、被忽視……等等,比我們想像的多很多。

當朋友因失落事件而悲傷的時候,你覺得他會想聽到什麼安慰呢?

「你要堅強」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你要看開一點」

「我早就告訴你他不是一個好對象」

上述這些話只會讓當事人覺得你不了解他的心情。

換作是你,你會想聽到這種話嗎?

 

應該怎麼辦呢?

別急著安慰他,先專心傾聽他的委屈或難過

因為重複述說事件也有自我療癒的效果,

然後再同理他的情緒,你可以這麼說

『你現在一定很難過』

『你受苦了,想哭就哭出來吧』

如果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也沒關係,握著他的手,

用你專注的眼神表示你支持他

有機會試試看吧!!!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見席拉~她只是個孩子續集 The Tiger’s Child

·                                                                        作者:桃莉海頓/

·                                                                         原文作者:TOREY L. HAYDEN

·                                                                        譯者:繆靜玫/

·                                                                       出版社:新苗

·                                                                       出版日期:2005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451188X

 

 

      還記得那個綁架隔壁三歲小男孩,放火燒他的六歲小女孩嗎?
   
   她就是被塞到桃莉.海頓的「垃圾班」的小席拉?桃莉的愛心與耐心讓席拉有了驚人轉變。五個月的相處,雖不捨,仍須分離。然而故事怎麼都無法劃下休止符,因為讀者的反應太熱烈,期待這個小天才能發光發熱,又擔心一旦離開桃莉的羽翼,一切又將回到原點。
  
事隔七年,這對音訊全無的師生,再次連絡上。正值青春期的席拉,是否又是桃莉的另一次大挑戰?

 

系列暢銷千萬冊,譯成22種以上的語言,風行世界數十年

北市府圖書獎、好書大家讀、國民健康局健康讀物獎、新聞局中小學優讀獎、青少年讀書感想寫作指定書

中國 聯合 自由 國語 中央等報推薦

教育研習會讀書會指定書 書局暢銷排行榜

 

 「在那個冷冽的十一月夜晚,一個六歲小女孩綁架鄰居三歲小孩

將他綁在樹上,還放火燒他。……」引述自《她只是個孩子》

  這個令人髮指的小女孩,就是桃莉.海頓筆下那個小席拉。

席拉的母親在14歲時生下她,二年後又生了吉米。

為了擺脫經常進出牢的丈夫 ,她帶著兩個孩子遠走,

沒想到卻又在高速公路上將年幼席拉推出車外

  從此,幼小的席拉在各個幼稚園、醫院附屬的兒童機構、

小學資源班中輾轉,沒有一個機構能夠容忍她的殘暴個性,直到被塞

到桃莉.海頓的班級,也就是人們所稱的「垃圾班。」這裡,

是席拉真正轉變的開始,也是她與桃莉精采互動的開始。

  這個被所有老師及一般人認定是沒有機會的小孩,在桃莉的耐心與愛心引導下,堅強偽裝又野蠻的心柔軟了。當桃莉發現席拉的智商竟然高達180,一度擔心自己無法適當的教導這樣的天才。短短五個月相處的故事,雖然不捨,仍得分離。只是,故事怎麼都無法劃下休止符,因為讀者的反應太熱烈,為席拉的未來充滿高度期待與擔心。期待這個小天才未來能發光發熱,然又擔心一旦離開了桃莉的羽翼,回到極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是否桃莉的這一努力將化為烏有。

  事隔七年,這對原本音訊全無的師生,再次連絡上。十三歲的席拉,正值青春期,她對桃莉是否又是另一次的大挑戰?

  桃莉.海頓於1979年出版《她只是個孩子》,並在來自全球各地的讀者熱切期盼下,《又見席拉》終於在1995英文版問世。

  二十五年來,桃莉只出版八本作品,本本真實、深入人心,暢銷全球二十餘國,不但在國外得到極尊的推崇,在國內更是獲獎無數。

  她的作品猶如現代版的《愛的故事》,而她更被歐美教育界稱為「愛的奇蹟天使」,是所有教師的典範。

 

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第一次看她只是個孩子是很多年以前的是了,去年偶然的機會下在書店架上再次看到續集,真是欣喜若狂,趕緊買回家迫不及待的看完了,七年的時間對一個普通孩子來說是也許不會很在意,但是對席拉而言心中的結卻一直都打不開,她用奇裝異服、特殊的髮色來掩飾心中的迷惘,她一直認為母親遺棄她也認為桃莉也不要她,所以她還是個麻煩少女,席拉的小小心願只是渴望被愛、被重視而已。

    本書中除了敘述桃莉和席拉再次相遇後所擦出的火花之外還有就是桃莉在私人診所服務所帶領的孩子的一些情況,其中有一段是她指導的課程,名為「太空之旅」。

 

    首先先請孩子们將眼睛閉上,然後用話語引導孩子们用想像的方式「將眼睛閉上,這樣你們可以看見火箭船,看見了嗎?好!你們現在被安置在座位上,引擎要發動了,感覺到引擎隆隆作響的聲音?而且你的座位開始有點晃,現在要發射了!上升、上升、上升,藍天從你身邊匆匆經過,顏色越來越淡,看窗外,看著地球遠離,你們正進入太空,哇!你們到了,你們已經到了外太空,現在可以解開安全帶起身走動了………..」引導孩子想像人在外太空,然後用畫筆畫下在外太空看到什麼?正好我們志工團體在小學帶領小團輔,其中一堂課我就運用這個教案,結果效果還蠻不錯的,有的孩子還會畫出太空人,太空船也是各式各樣都有。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只是個孩子(珍藏版) ONE CHILD  

                                                                      作者:桃莉海頓

                                                                                  原文作者:TOREY L HAYDEN

                                                                                  譯者:陳淑惠

                                                                                 出版社:新苗

                                                                                 出版日期:200905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360752

六歲的席拉從不開口說話,也從未哭泣,她的雙眼充滿恨意。被母親遺棄在高速公路上,又飽受犯案累累酗酒父親的凌虐,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她將鄰居的三歲男孩綁在樹上,放火燒他!所有的人都認為她無可救藥!除了她的老師桃莉.海頓。

  在桃莉.海頓的耐心、愛心與智慧的引導下,終於將席拉這一班學生帶入正常的教育之門。本書以席拉和桃莉的互動為主軸,生動的描述特教老師辛苦的一面。社會上需要更多像桃莉.海頓這樣的老師,讓被放棄的孩子得以重生。

得獎記錄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1年優良健康讀物獎
台北市政府優良圖書獎 美國圖書協會強力推荐
紐約時報 波士頓地球報 中國時報 聯合報 自立早報 國語日報 中央日報 推薦
各大書局暢銷排行榜 教師研習會使用教材

作者簡介

桃莉.海頓(TOREY L HAYDEN

作品暢銷千萬冊 譯成25種以上的語言風行世界數十年!
美國教育界推崇她為「愛的奇蹟天使」!桃莉.海頓是位兒童教育心理學家,
除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充滿真愛的教育方式為人稱道,更被教育界視為楷模!

她也是一位傑出的作家,其作品皆為真實故事,溫馨感人,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經典之作 《她只是個孩子》《籠中孩子》《沈默的潔蒂》《別人的孩子》《另一個孩子》

 

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一看到桃莉海頓的書,就愛不釋手,,她的文筆讓人看起來輕鬆易懂,也很感慨如果同樣的孩子生在台灣也許就沒辦法得到同樣的關注。是整個社會福利政策的問題,基層的老師、社工即使再努力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所以當媒體又揭露哪裡有社會問題、哪裡有問題兒童、輟學青少年的時候,請不要一昧指責社工的不是,其實他們已經很很努力了。

   

   依我個人淺見,整個社會出了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更要深思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小孩,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只推給學校,例如:學校放學的時候,十字路口不是都導護志工在指揮交通嗎?我們都會告訴孩子要依照志工的指揮安全的通過馬路,就是會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不聽指揮直接穿越馬路,上前制止時,有些家長會道歉有些則是愛理不理甚至惡言相向,讓人看了直搖頭,也有些家長騎著摩托車橫衝直撞的趕時間送自己的小孩去補習,完全不管校門口還有其他學生,我擔任導護志工已經第十二年,什麼樣的怪現象都見過,所以才有如此感想。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前活一次

·                                 作者:Beate Lakotta & Walter Schels

·                                 譯者:王威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080527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0599

這就像把望遠鏡倒過來﹐你祇能看到那些大塊的東西﹕我是怎樣生活的﹖我愛過誰﹖我得到什麼﹖我錯過什麼﹖我還能做些什麼﹖

  生與死本是自然遞嬗的過程﹐然而在今日社會﹐死亡和死亡的過程脫離日常生活﹐變得隱密而不可言說。人們對死亡的認識變得模糊﹐因而心懷恐懼。然而﹐這個把我們帶往未知世界的過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臨終關懷醫院是瀕死者度過生命最後時光的地方。
  住進院裡的人﹐知道自己沒有機會回傢﹐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間﹐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他們祇有短暫的一段時間﹐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做個總結﹐與自己和他人和解﹐麵對死亡這個課題以及處理死後的問題。

  本書作者和攝影者走訪德國數所臨終關懷醫院﹐和院中的病人﹑傢屬及醫護人員深談﹐寫成細膩的文字紀錄。攝影者則分別為每個病人拍攝兩張臉部特寫;一張是即將畫上句點的生命﹐另一張則是死亡的容顏。從這兩張並列對比的照片﹐看到麵對生命終點的倉皇﹑滿足或哀傷﹐也看到死亡的平靜。

斯特萊太太在死前一個月﹐仍抱著堅定的求生意誌。

  51歲的芭芭拉﹐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渴望母親的愛。她在最後幾個月常常夢到自己是個孩子。

  當死亡站在 曹 太太的門前﹐她變得更誠實。能夠談論自己的內心﹐對她是一種解脫。

   談普林 太太打定主意﹐直到最後一刻都帶著清醒的理智﹐精心安排剩下的時間。
好幾個瀕死病人沒有機會和最親密的人開誠佈公地談﹁死﹂這件事﹐他們來不及嚮對方說出愛。

  這些瀕死者最後的願望是什麼﹖希望多活一些時候﹐希望死亡來得乾脆而溫柔一些﹐希望死亡不是一切的結束……
在臨終關懷醫院﹐這些願望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

  在死亡來臨前﹁真正的生活﹂﹐不但是瀕死者的願望﹐也是以為死亡很遙遠的每個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

作者簡介

貝雅特拉蔻塔﹙Beate Lakotta

  生於1965年﹐現擔任德國︽明鏡︾週刊﹙Spiegel﹚科學編輯。攝影師華特謝爾斯﹙Walter Schels﹚生於1936年﹐以人物和動物的性格特質研究而聞名。他們在2003年於︽明鏡︾週刊所發表的〈死前再活一次﹀專題﹐因報導深入而獲頒漢薩米特獎﹙Hansel-Mieth-Preis﹚﹐以及聯邦誌工福利工作會所頒發的德國社會獎﹙Deutsche Sozialpreis﹚。華特謝爾斯的攝影作品並榮獲2004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二獎。

 

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這本書啟發了我想多了解所謂的安寧療護,

也開始學習臨終關懷及生死學,

接著陸陸續續看了很多專家的

有關悲傷輔導、生死 、臨終關顧的書籍,

慢慢的會將這些書poblog中 。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則在日本引起感動狂潮的真實故事,

讓百萬人為之心疼、難忍哭泣……
然而,在拭去淚水之後,
留在每個人心頭並不是傷痛,
而是失落已久的愛與珍惜!

長島千惠,二十三歲,美麗的年輕生命,應是盡情體驗人生各種幸福感受的年紀,卻在那年秋天,被診斷罹患乳癌。

  就在這時候,赤須太郎向千惠提出了愛的告白。正當千惠猶豫著是否該接受這段戀情時,卻被太郎的一句話:「我們一起來對抗癌症吧!」深深打動,於是開始交往,也開始他們攜手抗癌的道路。

  只是,千惠仍舊不得不被迫進行乳房切除手術。術後,她以為癌症將從此遠離,但事實上,癌細胞已經再度擴散,甚至演變成乳癌末期。

  被醫師宣告「只剩下一個月生命」的千惠,在那最後的一個月裡,雖然因為癌症而受盡了疼痛及副作用的折磨,但她仍舊努力地以樂觀的心看待每一天,並由衷感謝著陪伴在身旁的所有人。心疼著千惠的父親、男友、好友們,為了讓千惠感受到更多的愛與溫暖,決定完成她的心願,悄悄地為她安排一場世界上最美的婚禮。

  雖然,千惠的生命只維持短短的二十四年,但是她在生命的最後,仍深愛著身邊的人、也被周遭的人所深愛著。她的堅強表現,讓所有人只要一想起她,都將會去深思:愛是什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並且永遠記住她那句深刻的生命體悟:

  「只要還有明天,就是個奇蹟。如果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是幸福所在。」

圖文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第一次知道這個紀錄片,是在電視上看到的,重播的時候又一看再看,

因為實在太感人了,也推薦給許親朋好友,

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幾乎每天都陪著千惠的太郎用v8記錄著千惠剩餘的生命時,

問了千惠一句話<你今天白天在做什麼>

千惠的回答是<努力的活著>看到這兒,我的眼淚就再也無法停止,

因此當這故事要出書時我馬上就預約買了,

看完之後又迫不及待的跟朋友分享,所以書很快的就被借出去,

如今不知在哪位好姐妹的手上.不過沒關係好書就是要跟大家分享,

只希望回到我手上時是完好無缺的.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春光出 版社出版

      五歲的艾愛蓮娜,在她的生命正要綻放的時刻,卻罹患了腦癌,她一天天失去說話能力,視覺範圍漸漸縮小,雙手開始麻痺,確仍努力在紙上畫下一顆顆愛心,寫下一句又一句的 --  I love you

    她偷偷的將這些紙條藏在家裡的各個角落,希望在她永遠離開之後,可以成為她留給家人最後的禮物......

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五歲的孩子,用她的生命,用她人生最後的九個月,為我們上了最寶貴的一課.

    這本書記錄了當艾蓮娜被檢查出腦中有腫瘤時,父母開始每天寫下日記,在網路上發表後,得到許多迴響,也讓艾蓮娜及她的家人獲得心靈上的支持,日記一共紀錄到 256天艾蓮娜去世為止.

    在這九個月跟癌症的抗戰中,艾蓮娜父母的心情真是上上下下起伏不定,每做完一次療程好像都有無比的信心,病一定會好,但是當艾蓮娜又開始不舒服時,那種煎熬令人無法想像.

    艾蓮娜的父親很感慨的說當他看到時下有些年輕人不珍惜生命,吸毒,飆車,做出種種危險行為時,他不禁在想為什麼是他們家的小天使生病,生了病的小天使又像小鬥士一般如此具有奮戰精神.

   

    每次看完類似的書,心情都要好幾天才能平復 ,但是又忍不住一直在看類似的書,例如

生命中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請容許我悲傷

墨瑞史瓦茲的最後一課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再給我一天

生命河流.............

都是一些有關臨終關懷,生命故事的書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就像跑馬拉松,有人揹了十公斤的糧食還擔心半路會餓死,
有人卻帶著一瓶水就出發,沒有罣礙,跑得自在。
無知的人只知占有,不懂放手,
就像買了電腦,急於加裝各種軟體,
卻忘了要定期刪除垃圾信件,系統必然愈跑愈慢,最後當機。
智者卻了解生命一切俱足,執著才是一切煩惱的起因,
放下,反而是離苦止憂的關鍵。
然而,放下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是需要學習的。
如果我們能停止用頭腦自尋煩惱,
如果我們能夠真正體認到:人,才是幸福的尺度。
那麼,半調子的人生,也是幸福的。
「放下」是每個陷入執著困境的人,最好的出路,
只是我們都忘了,在放下的那一瞬間,
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反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圖文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沙發書坊出版

我們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種選擇.  作者是香港暢銷書作家葛雋

一打開書就是神話學大師坎柏說的話--放下,選擇就在前方.

說的真好,書中共有78則寓言故事,看了真是心有戚戚焉.

身邊真的有一些朋友把一些不必要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扛,

對朋友的關心是很好的,但過份的關心就變成干預,搞到最後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書中有許多名人曾說過的佳句,很值得分享.

我們都看不清真相,因為我們總是執着於自己觀點看事情。

/西班牙心理學家馮古貝達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