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綠葉緩緩落下 On Grief and Grieving

     作者: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斯樂

     原文作者:Elisabeth Kubler-Ross,David Kessler

     譯者:張美惠

 

臨終關懷之母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在其《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指出了臨終前的五階段: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多年來,事實證明這些階段不只適用於面對死亡,也同樣適用於面對生命歷程中的各種災難。

 

  在本書中,庫伯勒.羅斯與《用心去活》的合著者大衛.凱斯勒,重新檢視這五個階段,希望給予深陷悲傷的人更深的同理與受用的指導。兩位作者的洞見與忠告幫助讀者體認生命本應如此,並找到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悲傷是因飽嘗失落痛苦與情感的斷裂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悲傷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它是情感、精神、心理的治療之旅。人們往往忽略了悲傷的神奇療癒力量,事實上悲傷就和車禍或重大手術後身體的療癒力一樣驚人。

 

  人生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悲傷沒有獲得解決或治療。如果你沒有好好走過悲傷,你便會喪失治療靈魂、心理與情感的寶貴機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找不到太多悲傷的好榜樣。我們很少告訴孩子失去所愛時該怎麼辦,想想看,你何曾聽過人們對孩子說:親人去世後你應該這樣走出陰影,應該那樣哀悼親人。

 

  有一位女士說她會帶著孩子去為外公掃墓──雖然孩子們對外公幾乎沒什麼印象。她說:「我坐在墓前,當著孩子的面哭泣。我說了外公的一些往事,說著說著,又哭又笑;我告訴孩子,悲傷就是這樣。平常我什麼事都願意教他們,怎麼能獨漏悲傷?我知道孩子總有一天會經歷失落與死亡,我希望到時候他們能順利地走出陰影。」

 

  本書中分別探討悲傷、縈繞的記憶、夢境、孤立、孩子、治療乃至性生活,融合了務實的智慧與靈性的探索,形塑出一條通往圓滿的道路。除了豐富的內文,另有精闢的前言探討家人長期臥病時所產生的預期性悲傷,在後記「悲傷的恩典」裡作者告訴我們,失落的意義與治療的力量實蘊藏在悲傷的過程裡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一名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也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她改變了數百萬人處理死亡、面對臨終病患的方式,同時也是安寧照護運動最有影響力的成員之一。著有《用心去活》、《你可以更靠近我》、《天使走過人間》等多本著作,擔任精神科醫師與悲傷諮商師期間對社會多所貢獻,經常提供人道救助,一生獲獎無數,已於二○○四年去世。

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

  為安寧照護界的先鋒與領袖,幫助過數百位男女臨終病患,與羅斯合著《用心去活》,著有《臨終的需求》(The Needs of the Dying),後者獲德瑞莎修女讚賞,被譯成十一種語言。現居加州洛杉磯。

 

譯者簡介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資訊焦慮》、《真實的謊言》、《EQ》、《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繆爾》、《美之為物》、《這就是男人》、《用心去活》、《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愛上M型男人》、《重建》、《心理治療live現場》、《媽媽有病》、《如果梵谷不憂鬱》等書。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

 

幾年前母親生病過世

雖然她已生病一段間

家人也有預期性悲傷

但是在她走後我們心中還是悲痛不已

那時孩子還小

爺爺還告誡孩子不要在我面前提起外婆

以免我太難過

不過我還是常常跟小孩提起外婆生前種種事情

有時一面說就一面哭泣

哭完之後再告訴孩子

這是我懷念外婆的方式

雖然我哭泣,但不表示我走不過悲傷

因此小孩也會很自然的問我外婆的事情

不會視為一種禁忌

 

的確,家中有人過世以後

失親家屬會盡量不談過逝者的種種

深怕一談到就會讓所有的人都陷入悲傷情緒中

但是大家都把悲傷情緒埋藏在心底

看起來好像沒事

等到日子平靜下來

沒將悲傷情緒抒發出來的人

就會感到特別難受

整個人會陷入負面情緒中

反而更難處裡

 

尤其是那些看似樂觀的人

碰到這種情形

越不容易紓解情緒

因為大家都認為

她(他)一定沒問題的

所以情緒會找不到垃圾桶可以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