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邊的朋友大概知道這幾年我都在空中大學唸書,

上學期修臨終關懷,這學期則是修生死學。

若是碰到有人問我生死學究竟要學什麼?

剛開始需要花很多工夫詳細介紹,

後來想想就用生死學三問來回答吧!

              

                     生死學三問:
                     (1)我從那裏來?
                     (2)我往那裏去?
                     (3)活在當下如何安身立命、自我實現?

*學習生死學,並不意味要成為學者專家,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建立自己的「生死觀」。


*生死學是新學科。生死學是談生論死、在討論生死問題的後面及外面、要談什麼?如何談?東方和西方、中國人和外國人,彼此對生死議題的關注焦點有所不同、討論方式也不盡相同。
*談生論死是有文化差異,必須緊扣著不同的時空脈絡方能談得具體且深入。


*生死學具有科學與人文
生死學是一科學學科,走「異中求同」的道路;
生死學具有豐富人文關懷,保存「同中存異」的特色。
科學根源於西方的死亡學,人文精神來自東方-中國古人智慧的生命學。

*「生死學」的發展以及學術基礎
國內「生死學」的概念首由傅偉勳教授提出,出現於他在1993年所出版的專書《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傅 教授原本只想引介形成於1903年法國的死亡學,但是寫到一半時浮現出生死學的靈感,於是放入生命的議題擴充為生死學,談死也論生。

*死亡是我們社會的重大禁忌,一個人死了卻只說走了、去了;正式情況下大家都避用「死」字,非正式用法卻層出不窮,多少反映出一種奇妙的矛盾心理。
*死亡學既名為「死亡」,的確談死不論生或是多談死少論生。西方人主要是探討悲傷、哀慟、悼念等與死亡相關反應的心理和社會議題,是經驗科學與社會學科。我國則朝向「人文關懷的學科」發展。

*西方死亡學是一門整合型的社會科學學科。社會科學是十八、九世紀間,模仿自然科學而生成的知識領域。之前,人類知識只有自然與人文之分,也就是對宇宙與人生的關注。科學知識要求客觀精確,傾向數量化;人文學問較主觀自我。十六、七世紀,發展出的「社會」概念,指向群體的活動,學者希望找出其中的規律,使得社會科學應運而生。

*二十世紀初,巴斯德的學生梅欣尼可夫-開創出老年學和死亡學兩門學科;老年學不久便受到醫療界重視,死亡學卻到六年代才獲得社會科學青睞。死亡學在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精神科醫師的推廣下開始進入校園,先是大學通識課程,再向下紮根於中小學,形成一系列的死亡教育。 傅偉勳 教授書中一開始所提到的,是西方國家-以美國為主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在台灣的發展
1.
死亡教育早在1979年便由健康教育學者 黃松源 教授引進臺灣,卻沒有受到重視。
2.
年代,「安寧照顧」的議題開始由醫療界提倡,死亡教育始隨之起步。
3.
傅 教授的大作恭逢其盛,「生死學」蔚為流行。 傅 教授是任教美國大學的華人學者,專長為中國哲學。他從儒、道、佛三家思想中領悟到中國哲學既談死也論生的特色,就結合東西方思想,而將死亡學擴充為生死學。在後來的著作中,他把生死學探討「生」的部分稱作生命學,其內涵即是中國人生哲學。
4.
生死學經過十二年的發展,如今已轉化為更為本土化的「華人生死學」。

<特地將課本中的引言摘錄出來,也讓自己更清楚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