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gecko藏書閣 (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你是否渴望知道摯愛的人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不好?

你是否想知道已故的親友還能不能跟我們溝通?

你是否想過死後有沒有生命存在?

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常常希望母親能入我夢

斷斷續續地夢過母親幾次都不是很清晰

有時年輕  有時年老

最近一次在半年前

與往常不同讓我印象深刻

我身處一陌生環境

母親自外緩緩步入還挽著我小姑的手

在夢中母親始終神情愉悅

有時站有時坐 一直看著我卻沒開口

夢醒時怕忘記夢境因而不停回想

嘗試自我解夢

母親是想告訴我她很好

母親往生前已受洗而小姑當時正準備學習基督教傳道

也許是這個緣故夢中才會由她牽著母親

我雖非基督徒也無其他宗教信仰

但只要母親能得到安息我應該也可以放下

沒隔多久買了這本書「來自天堂的問候」

更相信夢會帶來療癒的作用

即使是不同的宗教信仰

若能以開闊的心看待事件

書中每個故事都令人感動

 

本書作者花了七年時間,蒐集美國、加拿大各地約三千三百個案例,精選出本書中兩百多個與已故親友接觸的故事。不論是感覺到、聽到、聞到、看到或摸到,有過這類經驗的人,有人因為過世者現身而走出傷痛,有人因過世者的提點而找到重要的東西,有人因為過世者的鼓勵而放棄自殺的念頭,也有過世者只是來跟在世的親友說聲感謝和再見,並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很好。

中國人說死亡是「往生」,其實是很值得玩味的。本書提供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帶來療癒、安慰與希望,讓我們知道「死後生命」的存在,而且在彼岸的親人也還在時時關心著我們,對我們的愛永不間斷。

來自天堂不同種類的問候:

1 一個實利主義者的轉變——信念的突破
2
 有人就坐在左邊,我知道那是媽媽——知覺靈訊
3
 我聽見爸爸開心地說:「我很好!」——聽覺靈訊
4
 一隻小手輕柔地碰觸我,是女兒回來了——觸覺靈訊
5
 我聞到了奶奶的香水味——嗅覺靈訊
6
 一道光出現,我看見了兒子的臉——部分顯現的視覺靈訊
7
 我看見有人站在床邊,那是姊姊——全身顯現的視覺靈訊
8
 出現一個景象,我看見外甥在天堂般的地方——靈訊景象
9
 半夢半醒間,我感覺到妻子輕輕地捏我——半意識狀態下的靈訊
10
 我在夢中看見,兒子的病痛全不見了——睡眠狀態下的靈訊
11
 我脫離肉體,姊姊帶著我神遊——出體靈訊
12
 我接起電話,聽見了丈夫的聲音——電話靈訊
13
 電燈忽明忽滅,我知道爸爸回來了——物理現象靈訊
14
 一隻蝴蝶在玻璃門外飛,我感覺到孫子在——象徵性靈訊

象徵性靈訊讓我想到多年前大園空難事件

當時有位好友在飛機上

空難發生時我們都非常難過

幾天後坐在家中看著索然無味的電視

手中遙控器按個不停

突然一隻飛蛾飛進客廳

我看著飛蛾在我面前飛來飛去

便停下手中遙控器

再回神時頻道停在某綜藝節目

我再定睛一看 原來是訪問空難遇難者家屬

而且還是我們那位朋友的同事

當場嚇了一大跳 怎會那麼巧

說也神奇 看完這段訪問時  飛蛾也不見了……

莫非飛蛾是朋友化身來看我們過的好不好嗎?

這件事沒有告訴太多人知道

因為信者恆信 不信者……

作者簡介

比爾.古根漢與茱蒂.古根漢 Bill Guggenheim & Judy Guggenheim

  自一九八八年起,比爾和茱蒂就密集地從事死後溝通(靈訊)的研究。比爾擔任國際瀕死研究學會的顧問,也是死亡教育與輔導學會及其他數個協助末期病患和失親者組織的成員。

  茱蒂也是死亡教育與輔導學會的成員。她與比爾在很多團體及組織都舉辦過工作坊與分享會:慈友會的全國及區域大會、反酒駕媽媽組織、死亡教育與輔導學會、愛的懷念組織、國際瀕死研究學會、美國失子父母組織、被害兒童父母組織、其他失親支持團體、安寧病房、教會,以及許多個人及心靈成長組織。

  茱蒂與比爾也出現在全美和加拿大許多電視、廣播節目,以及報紙和雜誌上,談論他們對死後溝通的研究。他們開創了新的研究領域,這是他們的第一本書。

  兩人在離婚之前,已經結褵十七年,並育有三個兒子。他們目前在佛羅里達州中部各自生活,並繼續一起從事死後溝通的研究工作。

 

PS 穿透生死迷思  揭開生死謎  也是值得一看滴

   

圖片及部份內文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書描寫作者父親罹患精神疾病的實事,不濫情卻自然深刻感人。

一九七八年,查爾斯還是個社會學教授,

與妻子和九歲的獨子住在紐約郊區,生活幸福。

沒有人想到,不過短短數年之間,精神分裂症奪走了一切

他漸漸出現怪異行為,與家人逐漸疏遠,終至流落街頭

十幾年後,他被發現客死異鄉,死前無人聞問...

一九九五年,作者接到父親的死訊,

開始發願追溯父親一生惶然而孤獨的行跡

拼湊出父親生前可能的生活方式

他逐步認識「精神分裂症」如何折磨著父親

這趟認識父親之旅

是一趟真愛與勇氣之旅……

作者也因此開始省思自己的生活及精神分裂症的議題

書中也提到

『由於媒體經常報導精神分裂症病患犯下暴力的罪行

   儘管媒體一般都對精神分裂症患者

   給予煽情與扭曲的描述

   但大部分患者其實並不具暴力傾向

媒體會對零星幾起精神分裂症患者

所犯下的暴力案件大幅報導

卻很少報導病患的掙扎與成就

證明媒體和大眾除非面臨直接威脅

否則不會關心精神病患』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作者簡介:
拉胥梅耶(Nathaniel Lachenmeyer
1969122號生。父親於1995年過世時,他25歲。同年踏上探索父親內心瘋狂風暴之旅,寫下處女作《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便榮獲2000年和平鐘獎。該獎由費城精神健康協會頒發,表彰「對於精神疾病患者及家人意義重大而深遠的貢獻」。與「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澳洲插畫大師羅伯
英潘(Robert Ingpen)合作兒童繪本《破碎的鳥喙》(Broken Beaks)一書,描繪一隻小麻雀與一個遊民之間的友誼,對心理疾病患者的尊嚴與勇氣有細膩的刻畫。
現與妻子住在華府,經常受邀演講關於精神疾病與遊民等議題。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閱讀  當下,與你真誠相遇/曹中瑋

全書重點在完形諮商師的深刻省思

其中有一段讓gecko印象深刻的是

心理學家沃爾夫的五段式心路歷程比喻

曾在另一本書中閱讀過  這次將它摘錄出來------

1. 我沿著這條街走

   人行道上有一個洞

   我掉進洞裡

   我完了……我沒希望了

   這不是我的錯

   我要好久好久才能從洞裡爬出來

2. 我沿著這條街走

   人行道上有一個洞

   我裝做沒看到這個洞

   我又掉進洞裡

   我不敢相信自己又掉進同一個地方

   可是這並不是我的錯

   我還是花了許多時間才從洞裡爬出來

3. 我沿著這條街走

   人行道上有一個洞

   我看到這個洞了

   我又掉進洞裡……因為已經習慣了

   我張大眼睛

   知道自己在哪裡

   這是我的錯

   我馬上就從洞裡爬出來了

4. 我沿著這條街走

   人行道上有一個洞

   我繞過這個洞

5.我決定走另一條街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38,德噶禪修中心導師 詠給明就仁波切的新書「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中文版在台正式上市,仁波切透過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大腦造像與行為科學實驗室的合作,以科學證明「禪定」能讓人獲得快樂,此書的出版同時獲得了廣大讀者的迴響;中文版發行橡樹林出版社與全德佛教事業機構藝文中心共同主辦「快樂的秘密與科學座談會」,會中邀請仁波切現身說法,為大家開示追求快樂的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http://www.chuan-der.com.tw/center_4_detail.php?sn=14

明就仁波切座談會前開示:

  相對於快樂,恐慌症主要是一種心裡上的恐懼感,當然也有身體上的不舒服
頭痛、頭暈、睡不著覺等等,如果試著對抗這種恐慌感是沒有用的,因為症狀只會越來越嚴重,當然我們也無需跟隨它,這也是不好的,這時應該如西藏諺語所說的「將毒藥轉為良藥」,意思就是只要懂得運用配方,即使是毒藥也能治病;同樣的道理,如果能夠運用恐慌症並配合禪修的技巧,那恐慌症就能幫助自己,而不僅是恐慌症而已沮喪、憂鬱等等的負面情緒,都能配合禪修技巧將之轉化,用來幫助自己。

  至於如何將恐慌症配合禪修,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稱為「」,首先要接受恐慌,對恐慌感要有覺知看著它,一開始的時候會覺得恐慌感是很強大的,再往深一點看的時候,就會覺得恐慌感好像沒那麼巨大,並分成許多部份有些是念頭、有些是情緒、有些是感覺等等的多種組合,再往裡面看,就會發現恐慌感的本質清明的、寬闊的,甚至可以說是平靜的,這的確是恐慌症的本質。

第二種方法稱為「慈悲」,將慈悲運用在各種負面情緒上,如恐慌、焦慮等等。

第三種方法稱為「空性」,空性的練習能看透一切的負面情緒,任何的恐慌、焦慮與壓力等感受都能將之超越。在此講一個跟我父親有關的小故事,我的父親是烏金祖古仁波切,他的眼睛不太好,所以某天必須進行手術,但是醫生卻忘了麻醉,直到手術進行到一半時,醫生才發現原來沒上麻醉藥,後來人們問我父親,當時的感覺究竟如何?烏金祖古仁波切回答:「當時我透過疼痛在練習禪修。」

  之後我參加一個以禪修者作為觀察對象的實驗,實驗的主持人是李察
戴柏森教授(Dr. Richard Davidson),當時我並沒有特別的想去參加這個實驗,因為在藏傳佛教中有一種三昧耶戒律,其中有一項為「不可隨意展現內在的證悟」,但是有一些老師贊成我參加這個實驗,所以我就參加了這個計畫;在實驗中,我被放在一個叫做「F.M.R.I」的大機器裡、頭被固定住、要戴大耳機,嘴裡也要咬住一個儀器,就這樣不能動彈的待上一個半小時,工作人員們會發出一些例如「現在開始禪修。」、「現在停止」之類的指令,耳機裡同時會傳出一些噪音,如嬰兒的哭聲、尖叫聲等等;在我們的大腦裡有許多區域,禪修者在大腦前顎葉的部分會特別發達,不過當時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任何特別。(實驗證明,仁波切在禪定狀態時,其快樂指數是一般人的700%)

  對一般人而言,要如何擁有快樂?我認為有兩種方法:

第一個方法稱為「智慧的方法」,人有兩種痛苦:一為自然發生的痛苦、一為自己造作的痛苦;自然發生的痛苦是指衰老、死亡等等自然發生而無法避免的,另一種痛苦則大部分是由自己的心所製造的,這些造作的痛苦控制了我們的行為與人際關係,還有我們的生活與身體,由自己造作的痛苦可以說遠比自然的痛苦更痛苦,而對治的方法就是「認識」,認識痛苦是由自己所製造的這是屬於智慧的方法,

第二種則是屬於技巧的方法,也就是「止」的禪修或是「慈悲」的練習,這都有助於讓心更穩定與平靜,讓我們更有自信,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在禪修上才能更進一步,對事業、人際關係甚至健康都能有良好的助益。

  在此再重複一次四種快樂的方法:

第一種就是「安住於開放的當下」、

第二種則是慈悲觀

第三種則是專注於焦點

第四種則是觀想(也可稱之為一種想像)

第四種方法並不常用,主要以前三種方法為主。第一種方法「安住於開放的當下」,意思就是讓心自然的安住,雖然有很多干擾的念頭與情緒,但這些情緒活動其實都處於表層,一但深入觀看這些念頭,就會發現這些念頭其實是清明、開放與平靜的,這些就是心的本質,這麼棒的本質,我們卻無法見到;所以如果要見到這麼棒的本質,首先就是要練習「自然的安住」。第二種是「慈悲」,基本上人人都有慈悲,如何得知呢?所有的人都是想要得到快樂而不想要痛苦的,這其實就是慈悲的基礎,只是我們不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達到,因此我們除了發展個人本身的想妄與欲求之外,也應為了他人的福祉而努力,我稱此為「雙贏」的情況,讓大家都是贏家。第三種則稱為「專注的禪修」,也可稱為「心的健身運動」,我們會上健身房鍛鍊身體,讓身體更健康,相於心的活動來說,我們的心都不夠安住,我稱之為「瘋猴子的心」這樣的心不斷的跳動,為了降伏這樣子的心,則需要心靈的運動,透過外相色相、聲音、香味等等的對境,讓心保持專注並練習禪修。

  在禪修的時候,腦部的快樂指數活動量是非常強的,而科學研究的數據顯示,禪修者在一般無禪修的狀況下,其腦部快樂指數也比無禪修經驗者為高;禪修者的情緒指數較一般人而言,是較為平衡的,當然禪修者也要面臨各種挑戰與生活上的問題,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有,但是禪修者卻能保持一定的喜樂、平靜與穩定;最大的不同是,對於有禪修的人來說,當面臨痛苦與困難的時候,禪修者很容易將心帶入禪修中,因此較能平靜面對問題;而一般人就很容易被情緒牽引,所以禪修不僅僅是個宗教名相而已,更是可以親身體驗的快樂之道。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的小孩想起前世:兒童前世記憶的科學調查檔案

 Life Before Life

    作者:吉姆.塔克

    出版社:人本自然

剛會走路的小孩,竟想掐死一個大人,說這人在前世殺了他?
他才六歲,為何知道五百哩外某個過世老人的生平細節?
三歲的小孩,為何會像成年人一樣喝酒抽菸?
到底,前世的創傷如何「轉印」成今生的胎記?
為什麼許多前世創傷,都和皮膚有關?
科學家又如何驗證和解釋,這些離奇的現象呢?
本書蒐錄來自全世界2500個真實案例,
當你的小孩想起前世,請不要怪他胡言亂語,

或許,他們身體裡的古老靈魂,
正在訴說著靈魂轉世的不可思議真相……

  過去四十年來,維吉尼亞醫學中心的醫生一直在從事兒童前世記憶的研究。這項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史蒂 文森 博士,論述的對象一直都是科學背景的讀者,今日,主導這項研究的兒童精神病學 家塔克 博士,寫了這本激發而精采的書,和一般大眾分享他們的研究。《當你的小孩想起前世》是個里程碑,挑戰,並且最終將改變我們對生死的了解。

  有前世記憶的兒童一般都在兩、三歲時自動提起前世,有的說起某位已逝家族成員的生平,有的則說起陌生人的生平,更細數前世的家人、事件或死法,往往對鮮明的記憶情緒激動,常常哭求要回前世的家。很多案例的父母都帶小孩去他們提起的地方,發現那兒有位已逝者,生平吻合小孩給的細節;有些小孩在走訪時認出那人的家人或朋友,很多孩童身上都有與已逝者身上的傷吻合的胎記。

  研究人員研究過的案例已經超過兩千五百個,其審慎的研究過程成就了這項工作令人讚嘆的基礎。《美國醫學協會期刊》對史蒂 文森 博士的一本科學著作評論道:「他費盡心血,冷靜超然地收集了一系列前世案例的枝枝節節……這些證據很難用其他的觀點來解釋。」

  《當你的小孩想起前世》探索這個普世現象的各項特點,加以敘述各式各樣的案例:一個密西根的男孩一出生身上就有三個胎記與已逝哥哥的傷吻合,還談起哥哥生平的事情。一位土耳其男孩說出了一個男人的諸多瑣事,都正確無誤,包括名字,而這名男子住在五百哩外,死於男孩出生前五十年。一名斯里蘭卡女孩在研究人員要她一一指出一位已逝陌生人的家人時,她都認得,還具體地說出了不可能從外表得知的細節。

  塔克博士將這些以科學手法蒐集的不凡故事,清楚明白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然後以最好的方式詮釋這些證據,並邀請讀者自己下結論。

  作者簡介

吉姆.塔克(Jim Tucker

  維吉尼亞大學兒童精神病學家,於一九九六年加入伊昂.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博士前世今生的研究團隊,目前主導人格研究部門兒童前世記憶的研究,也是兒童及家庭精神科的門診主任。

 

 

<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gecko看完這本書

拼命回想兒子小時候有說過什麼奇怪的話嗎?

怎麼也想不起來……

這是一本不企圖說服你相信前世今生的書

有案例,有分析,有論證,不管你得到的結論是什麼

塔克博士將這些以科學手法蒐集的不凡故事,

清楚明白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然後以最好的方式詮釋這些證據,

並邀請讀者自己下結論。

gecko倒認為

且不論是否真有前生、來世

把當下今生的路程走好

才是最重要的事……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可思議的直覺力:超感知覺檔案

 Extraordinary Knowing: science, skepticism, and the inexplicable powers of the human mind

作者:伊麗莎白.羅伊.梅爾

譯者:李淑珺

夢見將要發生的事,猜中對方手中的牌,才想著某個久未聯絡的朋友,下一秒就接到對方的來電……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一些不可思議的經驗。通常,我們會將之歸諸於巧合。但這些預感、直覺、先兆,真的只是湊巧嗎?

  一位素未謀面的占卜師,在阿肯色的家中,僅靠著兩通電話和一份地圖,便指出了在 三千公里 之外的加州一把失蹤多時豎琴的精確位置。這件事徹底動搖了伊麗莎白?梅爾篤信的科學與理性的世界。身為知名的精神分析師,她開始對所謂的超感官知覺(ESP)感到好奇,並耗費了14年的時間詳細探究,從佛洛伊德有關心電感應的著作,到中情局(CIA)關於遙視現象的祕密實驗;從最尖端的神經科學研究,到奇妙的量子物理天地。 梅爾 博士向我們揭露了一個遠比先前任何科學所呈現的更為豐富、奇幻的世界。

gecko小語

真的是不可思議

心電感應、直覺、預感 這種屬於「靈」的感應

是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承認的事

但它真的不存在嗎?

也許只是沒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已

kameleon倒常常覺得自己有第六感

gecko雖沒有直覺力

但相信有如此的事情存在

連西方精神分析專家

都能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如此懸疑的直覺力

我們也應該以更開放、不排斥的態度來認識它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羅伊.梅爾(Elizabeth Lloyd Mayer, Ph.D.

  國際知名的精神分析師、研究者、臨床執業人員,同時對女性發展、臨床技巧、科學本質和直覺等主題,發表過許多突破性的論文。畢業於雷德克里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在史丹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在舊金山精神分析研究中心(San Francisco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受訓及擔任督導。曾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舊金山加州大學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擔任臨床副教授,也是普林斯頓大學「國際知覺研究實驗室」(ICRL)和「加州太平洋醫學中心」(California Pacific Medical Center)健康與療癒研究院的研究學者。除此之外,她還在柏克萊設立私人診所並執業長達三十年。

   梅爾 博士曾參與許多相關研究領域重要期刊的編輯委員會,這些期刊包括《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期刊》、《精神分析國際期刊》、《性別與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季刊》、《當代精神分析》等。她還是「美國精神分析學會」聲望極高的「梅寧哲獎」(Menninger Award)首位獲獎人。

   梅爾 博士同時也是一位女低音,對傳統民俗樂和古典音樂有歷久不墜的興趣。她創立了「加州狂歡慶典」(California Revels),並在當中任職藝術總監多年。身為兩個女兒的母親,她還製作過一系列獲獎的兒童音樂教育錄影帶,並於1995年獲選為阿拉梅達郡藝術與文化類傑出女性。

   梅爾 博士於2005年元旦辭世,就在剛完成《不可思議的直覺力》不久之後。

 

<部分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給我一天For One More Day

    作者:米奇.艾爾邦

    譯者:汪芸

    出版社:大塊文化

中年男子查理,本是職業棒球選手,由於受傷而不再能馳騁於運動場。此後他謀生不順,個性變得乖僻難纏;他自暴自棄,終日酗酒。妻女離他而去。當他得知獨生女連婚禮也不要他參加,他覺得自己被打碎了。他決定自殺。

  他在一個靈異般的情境裡與死去的母親重逢。他回到老家所在的小鎮,陪母親渡過了一天。這一天,很平常;這一天,卻也很不一樣,因為,母親終於說出了那個祕密。

  父親當年為什麼要拋下他們,離家出走?這個問題像一個不曾痊癒的傷口,在查理心中淤著血。而今,這個祕密像煙一樣浮出,遮住了天空,他震驚也茫然——在今生與來生之間的某一個地方,查理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得知了母親為家庭所做的犧牲。

  查理努力記住他在與母親重逢那天所得到的溫柔和理解,把他以為已經破碎的生命重新拼湊起來。查理重新活了一次。

  意外與母親相聚的這一天,讓查理懂得了什麼叫「家」。家,不需要你講道理,只需要你理解,接受,然後,愛。

作者簡介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著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和《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暢銷全球逾一千五百萬冊。另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在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並創立了三個慈善組織。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第一次接觸作者的書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心靈受到莫大的震盪

對於gecko往後閱讀的書籍種類有很大的影響

對於這本--再給我一天

毫不猶豫就買下了--

查理一直認為父親的離開

母親要負最大的責任

因此不愉快的記憶被壓抑在潛意識裡

長大後他自以為沒事

但是當生活陷入困境時

整個回憶有如火山爆發一般

一發不可收拾

全書像是生命回顧一樣

讓查理回到不同時間點的自己

將破碎的記憶拼圖

拼出完整的圖案……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可能是愛的泉源,也可能是無形之塔;
家庭關係是人際關係之首,影響最深

家庭是每個人最重要的生活舞台,

投入的時間最多也最久,

但大多數人都只把它當作「後台」,

各自獨舞,各自疲態盡露,

粗糙以對的結果,

讓這停泊的港口堆滿從外面帶回的垃圾,

當然就難以「舞動人生」了!

一直很欣賞李維榕的筆觸

將很深奧的諮商觀念

用簡單的話語表現出來

讓讀者讀起來一點都沒有負擔

博士在 張 老師月刊中也有專欄

收到的每一期gecko總是

先找到 李 博士的專欄閱讀

作者 李維榕 博士長期從事家族治療,

是聞名國際的結構派家族治療大師

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的唯一華人入室弟子

以「家庭舞蹈」一詞來形容家庭中的互動關係,

並用文字為我們分析家人和諧共舞的奧妙。

她總是鮮明生動地勾勒出個案家庭的

結構、問題、糾結與深切的痛苦,

然後一針見血地提出她的看法,

在閱讀的過程中,

看的雖然是別人的故事,

卻也同時檢視了自己的家庭,

一起被「治療」或「預防」了。

家族治療強調的諮商重點

個人的心理問題幾乎都與其家庭關係相互連結

因此接到的個案都會要求全家同時接受評估

但在華人社會這樣的觀念不容易被接受

總認為小孩的問題怎會與父母有關呢

不過根據gecko接觸過某些有狀況的孩子之經驗

通常都是家庭結構出了問題

或是父母的態度才導致如此情形……

 

資料來源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cat=all&key=%A7%F5%BA%FB%BA_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丹在妻子因癌症死去後,

一肩擔負起照顧女兒的責任。

仍舊改不了風流習性的他,

因與外遇對象玫瑰的關係陷入瓶頸,

無法更進一步,

加上嗑藥、流連夜店與複雜的性關係,

讓他的生活一團糟。

  為求改變,他帶著女兒出國四處旅行,

在異鄉,父女只能依靠彼此。

失去摯愛的史丹

其實心靈是孤獨的

也許他覺得除了女兒

他再也無法付出任何的愛給其他人

所以才會用糜爛的生活來麻痺自己

心靈沒有依靠是很寂寞的

旅行途中,史丹回想起卡門生前諸多事情,

也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能失去玫瑰……

故事的結局也許已可以想像

詳細介紹請連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7482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完它,你將在憤怒與淚水中,失去對愛的判斷……
面對罹癌不久人世的妻子卡門,史丹不離不棄貼心陪伴;
卻因孤獨恐懼症,他無法停止出軌背叛……
一開始懷疑史丹真的愛卡門嗎?

看到最後才了解史丹的真心相待

只是史丹心裡的魔鬼──孤獨恐懼症(一種心理疾病)

(一種害怕與單一伴侶(或性伴侶)共同生活的病態心理,

會無法克制地強迫自己做出不忠的舉動)

的享樂主義者

卻又讓他無法克制地不停向外尋歡

但他心中又充滿內咎

如此矛盾的心情

相信史丹也很掙扎

另一方面gecko也很羨慕荷蘭的法令

安樂死在荷蘭是合法的

所以卡門才能在臨終階段決定接受安樂死

她在最後的時刻向所有朋友一一道別

心無罣礙的離開人間

未留下任何遺憾

詳細內容請連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3238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害怕負面情緒……費了許多力氣把這種感覺丟掉……幾經琢磨,能與負面情緒相處,接納自己的黑暗面……比說服自己永遠積極樂觀面對群眾更重要」(P.138

 

面對及包容自己的負面情緒這件事

gecko 一直很難做到

從小家庭的氛圍

都是提醒著我們

「小孩子哪有不開心的時候啊?」

「考試考不好,是自己不用功」

所以心情鬱悶時只能躲在房間偷偷哭泣

面對父母時還得裝笑臉

所有負面情緒都壓抑下來

久而久之變成一種習慣

而且只要一有負面情緒時

心中就充滿罪惡感

覺得自己很糟糕

人生又沒有什麼不順遂

比起其他人已經好很多了

憑什麼心情不好

直到看了諮商大師艾里斯的書

他強調負面情緒也有健康的……

(本來想把書的內容稍微介紹一下,找了很久才想起 書又在外流浪囉)

這時gecko 才恍然大悟

不用一昧的隱藏

而是要以健康的心態去面對

包容自己擁有不同的情緒

如果大家都能領悟

憂鬱的人會減少很多吧!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的《因愛誕生》主題介紹

請連結:

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22234&sid=0000022234&page=1

 

等了很久終於等到這本書

在絢慧心理師之前的書中

曾隱約提到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

那時gecko就在想

她也許會出版一本關於自己的故事

所以在她的部落格中徘徊了一段時間

果然讓我等到了

迫不急待上博客來預訂

拿到書的一瞬間

像遇見老朋友一般的欣喜

當天晚上就看完

心中真是五味雜陳

她一路走來真是蠻艱辛的

可是在歷經焠鍊後的心靈更強韌

是值得珍惜與借鏡

「原來,有家不必然有愛……當我看見許多家庭缺乏愛,才發現愛是那麼稀薄……或許不是愛不存在,而是理性責任……阻隔了對愛的感受及表達……」(P.038

是的,在現代紛亂的社會中

許多人都在汲汲追求名利或只是生活溫飽

卻忘了心靈的飢渴及忘了愛的感受

夫妻、親子、朋友、家人之間

還是需要心靈互動

絢慧心理師在經過如此長期的心靈低潮

要修復的確不容易

而她也說過

懂得愛自己之後才懂得如何去愛人

「愛」其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年輕的時候對於愛情的想法

就是每天都要膩在一起才叫愛

這種方式大概不到半年就再見了

在失敗中習得經驗

「愛」要像放風箏一樣

該收該放全憑智慧

愛太緊迫會讓人窒息

該放的時候就要放一點

愛放在心底不說出口也不行

所以光是「愛」就該開個課程!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

作者:蘇珊佛沃/

原文作者:Susan Forward

譯者:杜玉蓉/

最怕聽到以下這些話吧--

「你要和朋友出國渡假?那我們的年夜飯怎麼辦?」

「儘管去念你的書吧!反正我已經習慣被你當老媽子用了。」

「你能不能待到我們找到了新人再走?你可不能就這麼放著公司不管!」

「我老了!沒用了,不用管我」

 

類似的狀況,老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出現。

你想要善待自己,但是他們的言語卻讓你覺得充滿罪惡感;

你逼自己滿足別人對你的要求,可是他們對你的犧牲卻無動於衷。

有時候聽到如此的對話,會火冒三丈

但仔細想想

我們自己好像也會說出這樣的話

尤其對最親密的家人

也許是覺得家人會了解自己的心情

可是不說出心底真實的感受

誰瞭解啊?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狀況,時時干擾我們的決定;

而且用這種手段勒索我們的,往往是那些最親密的父母、子女、夫妻或上司,

讓你不論怎麼處理,都有可能為彼此的關係留下一些嚴重的影響。

本書的作者憑其廿五年的心理諮商臨床經驗,

整理出這些宰制行動的勒索訊息,分析受制者甘於受制的種種因素,

讓你正視彼此的拉鋸關係,並能從中反省出一種既不委屈自己,

又不受自我道德折磨的應對方法,

能夠坦然地做出生命中的每一個決定。

作者以心理治療的角度,提供具體的認知技巧與行動方針;

讓那些想與生命中重要的人,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

卻又受困於他人層層箝制的人,能夠走出僵局,

幫助自己活得更自信。

作者簡介

  Susan Forward蘇珊佛渥德博士,知名治療師、演講者和暢銷書作家,在加州成立第一所私人性虐待治療中心,並在南加州許多醫療和治療機構擔任團體治療師或顧問。佛渥德博士經常受邀至美國各大媒體節目接受專訪,六年來每天主持ABC call-in節目 Talkradio show,著作已譯為十多國語言,著有《情緒勒索》(智庫)、《男人都會犯的錯》(經典傳訊)(父母會傷人)Toxic Parents》、《Betrayal of Innocence: Incest and Its Devastation》、《Money Demons》、《Toxic In-Laws》,目前定居洛杉磯。

<圖片部分內文轉摘自博客來>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少年非常心事

作者:黃心怡/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家庭舞蹈. 人際關係. 性與兩性. 自我認同.

軌外行為. 情緒教育. 生命教育
傾聽孩子的成長心聲,看見他們的學飛心面貌!

 

家有青少年嗎?

是不是覺得孩子長大了變得怪怪的

不理人也不喜歡跟父母說話

跟以前乖巧貼心截然不同

其實都是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因素

生理方面大約在十一、二歲開始

生長激素、性腺激素的分泌

使青少年產生急劇的變化

其實孩子自己本身也會有點不知所措

此時若是父母能跟他們分享自己青少年時的種種

孩子會知道父母已經同理他們

有什麼疑問也會提出來

親子之間的衝突也會減少

Kameleon回憶起青少年叛逆時期與他那軍人老爸

就是長期處於冷戰的狀態

一直到自己也當了老爸 狀況才解除

以此為戒 gecko對待家中青少年更是小心

不想孩子變尼特族 就別當直升機父母

民主與原則之間的拿捏 不是很容易

為了不想重蹈kameleon的覆轍

gecko去唸「青少年心理與輔導」

閱讀與青少年有關書籍

還不時與家中「維特」討論

讓他們知道父母的用心

到目前為止效果還不錯

親子之間還蠻和樂的……

 

 

   張 老師基金會從多年實務輔導經驗及專家、學者探討青少年的問題,歸納出青少年十大課題:家庭問題、人際關係、兩性問題、性問題、自我認同、偏差行為、情緒教育、兩性平權、生涯規劃及生命教育。而 黃心怡 老師三年來在 張 老師月刊「非常青少年」專欄發表的文章,正是朝向這十大課題而寫。

  她從事第一線諮商輔導工作多年,擅長青少年個別心理諮商,了解家長、學校、青少年、社會脈動等互動與影響,廣受政府、學校、專業輔導機構肯定,平均每週至台灣各地演講3-4次,聽眾無數。本書是 黃 老師第一本針對所有家長、老師、社工、輔導青少年的人而寫的本土著作,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為焦點,助人了解青少年的特質和偏差行為、檢視親子互動模式、當前青少年最關心或困惑的議題,讓父母、師長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蛻變,不憂喜半參。藉由本書,可幫助您在孩子步入青春期時,掌握全家人同心成長的新契機。

產品特色
  一、作者專業地位: 黃心怡 老師學養、表達力俱佳,常受邀授課演講,是國內極優秀的青少年心理諮商專家。
  二、議題切合讀者需求: 從張 老師基金會歸納的青少年十大課題切入,本土著作親和力強。
  三、教育和實用性:全書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為焦點,助人了解青少年的特質和偏差行為、檢視親子互動模式、當前青少年最關心或困惑的議題,讓父母、師長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蛻變,不憂喜半參。

《作者簡介》
  黃心怡
   黃 老師多年從事青少年心理諮商與親子、家庭輔導工作。曾任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輔導員、學校輔導教師、「返璞歸真」心理工作室諮商老師、聯合報「非常青少年」、「單親加油」、「爸媽聯合陣線」、「哈啦青少年」等專欄作家。
  目前為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心理測驗諮商學苑顧問並在 張 老師月刊專欄執筆。著有《父母心玻璃心》、《給你的非常建議》、《非常青少年》等。經常受邀至各級學校、社教單位演講有關「親子關係危機與轉機」、「與家人共舞」、「青少年心理與行為輔導」等主題,均獲得熱烈迴響。

<圖片及部份內文摘自博客來>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後四十種生活

SUM: 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

    作者:大衛.伊葛門

    原文作者:David Eagleman

    繪者:伊卡魯斯

    譯者:郭寶蓮

    出版社:小異出版

了解生命祕密的終極奇想──
四十種不可思議的死後世界

  字宙間另一層生命的存在意義,即在消失後的生命依然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在死後世界中,上帝如微生物般大小,所以無法察覺我們的存在。在另一種死後世界中,造物者是愚蠢的生物,祂創造人類是為了弄清楚自己能力不及之處。或者上帝如同《科學怪人》裡的法蘭克斯坦,製作出祂心馳神往的巔峰之作後,卻只想逃離其所創造的東西。又或者,在死後世界裡,上帝根本不存在。

  我們到了死後世界,所有的事情會再重新發生,只是倒退著進行;或許順序全數重組,相同的事情聚集在一起,一次做個夠;或者我們可以同時享受所有可能,平行過著多重的生活;或者在死後世界裡,我們可以選擇下輩子要投胎轉化的物種。

  我們只是別人夢境中的背景人物;我們會分裂成不同年紀時的自我;我們是宇宙地圖製作師所使用的活動機器人;我們是分裂原子聯盟再結合後的產物;我們是諸神想了解兩人之所以能在一起成為對偶的實驗對象;我們是上帝的癌細胞。

  這是一本由四十篇獨立故事集結而成的小說。每篇故事提供不同的理由來解釋我們的存在和生死的意義。神經科學家大衛.伊葛門想像出來的精彩故事,趣味、慧黠,但也同時讓人惴惴不安,透過這些諷刺挖苦卻引人深省的觀點,我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來觀看自己的生命。

作者簡介

大衛.伊葛門 David Eagleman

  成長於美國新墨西哥州。就讀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時主修英美文學,而後在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取得神經科學的博士學位。目前主持一間神經科學實驗室,研究時間知覺(time perception)、共同感覺(synesthesia),以及神經科學如何影響法律體系。工作餘暇他利用晚上撰寫小說。

繪者簡介

伊卡魯斯

  興趣:讀書、畫圖與看電影(但喜歡在該讀書時畫圖,該畫圖時看電影),自詡為希臘神話中勇敢追夢的小男孩(只是現實的肚子太大,夢想的翅膀太小),如果努力的揮動翅膀,就算無法飛翔,或許也能為其他人帶來一點涼風吧……

譯者簡介

郭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研究所肄。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包括《心願清單》、《不用讀完一本書》、《血色童話》等。譯文賜教:hot8miso@hotmail.com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

 

以幽默的方式詮釋生死

中西的思維的確不同

看了多本生死書籍

只有這本書讓gecko讀過之後

能發出會心的微笑

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像力

其實每一則故事背後

都有一層令人深思的意義

可不能看完就算了

可得好好思考一下

每個主題搭配不同插畫

讓這本書讀起來還算輕鬆……

這幅插圖的主題是物種的墮落

述說人可以選擇自己下一輩子

要輪迴為哪一種生物

但是一旦輪迴為自由自在的馬之後

可不能後悔

即使後悔

再下一世也不能變回人類

只能像智慧滑梯一樣往下滑......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綠葉緩緩落下 On Grief and Grieving

     作者: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斯樂

     原文作者:Elisabeth Kubler-Ross,David Kessler

     譯者:張美惠

 

臨終關懷之母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在其《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指出了臨終前的五階段: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多年來,事實證明這些階段不只適用於面對死亡,也同樣適用於面對生命歷程中的各種災難。

 

  在本書中,庫伯勒.羅斯與《用心去活》的合著者大衛.凱斯勒,重新檢視這五個階段,希望給予深陷悲傷的人更深的同理與受用的指導。兩位作者的洞見與忠告幫助讀者體認生命本應如此,並找到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悲傷是因飽嘗失落痛苦與情感的斷裂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悲傷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它是情感、精神、心理的治療之旅。人們往往忽略了悲傷的神奇療癒力量,事實上悲傷就和車禍或重大手術後身體的療癒力一樣驚人。

 

  人生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悲傷沒有獲得解決或治療。如果你沒有好好走過悲傷,你便會喪失治療靈魂、心理與情感的寶貴機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找不到太多悲傷的好榜樣。我們很少告訴孩子失去所愛時該怎麼辦,想想看,你何曾聽過人們對孩子說:親人去世後你應該這樣走出陰影,應該那樣哀悼親人。

 

  有一位女士說她會帶著孩子去為外公掃墓──雖然孩子們對外公幾乎沒什麼印象。她說:「我坐在墓前,當著孩子的面哭泣。我說了外公的一些往事,說著說著,又哭又笑;我告訴孩子,悲傷就是這樣。平常我什麼事都願意教他們,怎麼能獨漏悲傷?我知道孩子總有一天會經歷失落與死亡,我希望到時候他們能順利地走出陰影。」

 

  本書中分別探討悲傷、縈繞的記憶、夢境、孤立、孩子、治療乃至性生活,融合了務實的智慧與靈性的探索,形塑出一條通往圓滿的道路。除了豐富的內文,另有精闢的前言探討家人長期臥病時所產生的預期性悲傷,在後記「悲傷的恩典」裡作者告訴我們,失落的意義與治療的力量實蘊藏在悲傷的過程裡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一名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也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她改變了數百萬人處理死亡、面對臨終病患的方式,同時也是安寧照護運動最有影響力的成員之一。著有《用心去活》、《你可以更靠近我》、《天使走過人間》等多本著作,擔任精神科醫師與悲傷諮商師期間對社會多所貢獻,經常提供人道救助,一生獲獎無數,已於二○○四年去世。

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

  為安寧照護界的先鋒與領袖,幫助過數百位男女臨終病患,與羅斯合著《用心去活》,著有《臨終的需求》(The Needs of the Dying),後者獲德瑞莎修女讚賞,被譯成十一種語言。現居加州洛杉磯。

 

譯者簡介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資訊焦慮》、《真實的謊言》、《EQ》、《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繆爾》、《美之為物》、《這就是男人》、《用心去活》、《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愛上M型男人》、《重建》、《心理治療live現場》、《媽媽有病》、《如果梵谷不憂鬱》等書。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

 

幾年前母親生病過世

雖然她已生病一段間

家人也有預期性悲傷

但是在她走後我們心中還是悲痛不已

那時孩子還小

爺爺還告誡孩子不要在我面前提起外婆

以免我太難過

不過我還是常常跟小孩提起外婆生前種種事情

有時一面說就一面哭泣

哭完之後再告訴孩子

這是我懷念外婆的方式

雖然我哭泣,但不表示我走不過悲傷

因此小孩也會很自然的問我外婆的事情

不會視為一種禁忌

 

的確,家中有人過世以後

失親家屬會盡量不談過逝者的種種

深怕一談到就會讓所有的人都陷入悲傷情緒中

但是大家都把悲傷情緒埋藏在心底

看起來好像沒事

等到日子平靜下來

沒將悲傷情緒抒發出來的人

就會感到特別難受

整個人會陷入負面情緒中

反而更難處裡

 

尤其是那些看似樂觀的人

碰到這種情形

越不容易紓解情緒

因為大家都認為

她(他)一定沒問題的

所以情緒會找不到垃圾桶可以倒……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識妳嗎?一個生命老去的美麗故事

Do I Know You? A Family’s Jouorney Through Aging and  Alzheimer’s

       作者:蓓特.安.莫斯可維

       原文作者:Bette Ann Moskowitz

       譯者:蘇瑩文

 

《我認識妳嗎》是個既美麗又痛楚的故事,說到了老去和存活,清晰的描述一個女人的精神如何滑落到老邁狀況。作者莫斯可維茲意圖去了解她母親衰老的過程──包括了孤獨、衰退、失去記憶和尊重,以及尿失禁,並檢視人到了老年期的這種極端境況下,生命到底是什麼。她想探索,在療養院這樣的地方中生命的各種可能性,以及越來越長壽的社會應該要如何來對待這些增多的年歲。

 

  莫斯可維茲道出了人們有朝一日終將提出的問題──你什麼時候會成為雙親的父母?一方面希望老人家能夠安全,一方面有希望能保有她的尊嚴和獨立,你要如何來取決?你希望自己如何老去?

 

此書曾獲紐約州基金獎(New York State Foundation Award)非小說類文學獎

 

作者簡介

蓓特.安.莫斯可維(Bette Ann Moskowitz)

  一生從未停筆。她事業起步於創作歌詞,並曾撰寫和出版過醫學資料、樂評及書評、詩作、個人隨筆,以及長短篇的小說。她的小說:Leaving Barney在一九八九年出版。《我認識妳嗎》是她第一本非小說創作。她的兩名子女已經成人,目前與丈夫同住在紐約北郊。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

 

就像渡邊謙演出的「明日的記憶」

用比較溫馨的方式來詮釋失智

當一個人慢慢出現失智的情況時

最害怕的其實是他自己

剛開始他極不願意承認

但是當狀況越來越嚴重時

渡邊謙想盡一切辦法

想留下對妻子的記憶

好不容易在當年他們一起工作的工坊中

完成刻有妻子名字的陶杯時

他卻已完全忘記他妻子了……

現實生活中

當年外婆開始出現失智的症狀時

是斷斷續續的

有時記得,有時忘記

每當有人問她「知道我是誰?」

她會用捉狹的語氣說「我知道啊!可是我不跟你說」

去了美國一趟後情況更嚴重

她告訴家人「那裡有個男人對我很好,可是他為什麼叫我媽媽呢?」

之後她就越來越嚴重

最後在安養院中去世……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後的一小時--愛要及時說出口

An Hour to Live,an Hour to Love:The True Story of the Best Gift Ever Given

作者:理察.卡爾森,克瑞絲.卡爾森

原文作者:Richard Carlson,Kistine Carlson

譯者:于而彥

 

總以為還有時間,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
但人生無法預測,遺憾總來不及彌補,
活在當下,愛要及時,
快向你最親愛的爸媽、親人、愛人、手足、朋友們表達你的愛 ?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後一小時,
你最想打電話給誰?
有什麼要對他說的話?

 

  200612月,心靈導師理察?卡爾森的壯年驟逝震驚了全球上百萬的讀者。慰問的電話、信函、EMAIL蜂湧而至,但這些都難以消弭妻子克瑞絲的哀慟。克瑞絲憑藉著25年來理察寫給她的信來療傷止痛;其中尤以結婚18週年時,理察當作禮物送給克瑞絲的那封最為特殊。她強忍悲痛,將之整理成書。克瑞絲說:「這是理察最有影響力的書。」

  這不只是本愛的小書,同時也是理察要送給千萬讀者的禮物。理察在書中也給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你的答案呢???????????????

 

  《最後的一小時》是本振奮人心的書,也是本心靈癒療書。希望讀者可以把每天都珍視為「上天所賜的禮物」,該說的話要及時說出,才不會有來不及的遺憾。

 

作者簡介

理察.卡爾森(Richard Carlson1961-2006

  是世界知名的演說家,也是執業的心理諮詢顧問,寫過許多倡導心靈健康的書籍。《別為小事抓狂》出版後,便衝進了世界各地的排行榜榜首,「別為小事抓狂」的生活主張立刻引起熱烈迴響,掀起一股「卡爾森旋風」,系列作品共十多種,譯成超過三十五種語言,相關著作、演講、有聲書風靡了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影響二千六百萬名讀者,理察.卡爾森已然成為新世代的激勵大師。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理察和家人開心度過感恩節的兩週後,在前往紐約的飛機上,因肺栓塞辭世,享年四十五歲。

 

克瑞絲.卡爾森(Kistine Carlson

  《別為小事抓狂》暢銷作家理察.卡爾森的遺孀,也是暢銷書作者,由於她的熱情和文字專業,使得她時常應邀演講,激勵聽眾儘可能使生活更完滿而快樂,並經常參加全美電台及電視節目訪問。同時也經營多項成功的事業。

<圖文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愛要及時這句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困難重重,

生活中太多大小瑣事阻礙思考,

      太多藉口讓你拿起電話又放下,

跟朋友問聲好不用花費幾分鐘,

怕打擾、耽誤他的時間嗎?

也許他也正想著同樣的問題,

為了這無謂的理由

會不會就失去了友誼?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群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曾經因小小誤解

十八年沒有聯繫……

十八年後終於有人主動邀約將誤會釋清

這群老友又恢復往日友誼

兩年後其中一位突然在睡夢中猝死

老友雖心有不捨

但未留下遺憾……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有病-代理性佯病症真實案例

Sickened:The Memoir of a Munchausen by Proxy Childhood

     作者:茱莉.葛雷格

     譯者:張美惠

   一個小女孩坐在不知第幾個醫生的檢查桌上,這已是第N次曠課了。她才十二歲,高瘦而贏弱,已經下午四點,她還沒吃半口食物。她的母親卻異常興奮,她將建議醫生進行開心手術,「以便徹底查出病因」。母親檢查牙齒有沒有沾上口紅印,當醫生走進來時,她向小女孩投注警告的眼神,這小孩可不能破壞了她的計劃……

 

  世界各國皆有代理性佯病症(Munchause by proxy)的案例,最知名者當屬英國(每日鏡報)披露,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可能遭到該症患者所傷;本書作者茱莉從小便不斷照X光、吃藥、開刀,徒勞地為母親在腦中創造的疾病四處求醫。所幸,之後她不僅存活下來,更逃離了母親的瘋狂世界,重新作一個健康而充滿活力的女人。

 

作者簡介

茱莉.葛雷格(JULIE GREGORY)
   一九六九年五月十六日 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英國雪菲爾大學精神病學碩士,目前是專業作家、代理性佯病症代言人、MBP案例之倡導者,常為相關受害人的權益奔走。著有《Social Psychology》,其網址為http://www.juliegregory.com/

 

<以上圖文摘自博客來>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存在的女兒 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

作者:金.愛德華茲

譯者:施清真

 

    故事從一個大風雪的夜晚開始。醫生大衛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卻發現雙胞胎之一的女嬰患有唐氏症。為了不讓妻子面對新生女兒為心智障礙的悲劇,大衛以善意的謊言矇騙諾拉女兒已夭折,誰知這個決定從此讓整個家庭變了樣。

 

  太太諾拉無法走出失去骨肉的陰影,開始酗酒、外遇,只為了麻木自己都說不清的失落,獨子保羅則得不斷和雙胞胎妹妹的幽靈糾纏,換取父母的一點注意。大衛滿心愧疚不能言說,於是一頭栽進攝影,到處拍攝女嬰、女孩、少女,彷彿要為遠方的女兒留下成長記錄。

 

  但是當年在場的護士卡洛琳並沒有按照大衛要求將小女嬰送到安養機構。在開車離去的途中,這位暗戀大衛的護士決定獨自把女嬰養大。她搬到另一個城市,隱姓埋名靠各式各樣的兼差賺取生活費,用一己之力對抗不合理的教育體制,為女兒打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這兩個家庭形成了明暗的強烈對比,活著的保羅和「死去」的菲比;物質生活無虞唯獨不能坦誠以對的醫師,困苦艱辛但每一分秒都真誠勇敢的單親媽媽。多年以後,當卡洛琳與大衛重逢,她對他說:「你逃過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錯過了無數的喜樂。」

 

  保守秘密的人,被欺瞞的人,渴求父母關愛的孩子,因沒有子女而感到虛空難受的父母,漂泊流浪的人,居住定所的人,書中每個人跟命運掙扎奮鬥著,用力背起人生苦難重擔……

 

作者簡介

金.愛德華茲(Kim Edwards

  1958年生於德州,於紐約長大,現為肯德基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常於各地舉辦寫作工作坊。《不存在的女兒》是她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先前著有短篇選集《火王的秘密》(The Secrets of a Fire King)。

  金.愛德華茲是美國各大文學獎項的常勝客,二○○二她獲得懷丁基金會的懷丁作家獎(Whiting Award)。一九九八年則入選海明威文學獎。她並得過芝加哥論壇報舉辦的倪爾森愛格林獎(Nelson Algren Award)、全國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美國NEA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寫作補助、賓州與肯德基州藝術委員會的寫作補助等等

 

譯者簡介

施清真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輔仁大學等校,現定居美國,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含《蘇西的世界》、《接骨師的女兒》、《遺愛基列》、《重返豔陽下》等。

 

<以上圖文轉載自博客來>

 

    對於家有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來說,的確是很沉重的壓力與負擔,龐大的醫療復健費用,外界異樣的眼光,承受不了的就是選擇逃避,根據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統計,罕病家庭中會放棄家庭選擇離開的大部分是父親,在這本書中描述逃避現實的也是父親,原因為何,則不得而知,自尊?亦或是挫折忍受力差?怕被人看不起?也許都有………

 

 

gec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